Workflow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膳食纤维,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2025-11-05 20:2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4] 核心观点 - 膳食纤维作为第七类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能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4][5] - 行业应用领域广泛,但产业化生产难度高,新进入者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4][16] - 随着老龄化、健康意识提升和饮食习惯改变,膳食纤维需求将持续攀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4][37][39] - 中国膳食纤维行业起步较晚但前景广阔,已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地区之一,2023年占有32.25%的全球市场份额[4][31] 行业定义与分类 - 膳食纤维是植物中天然存在、提取或合成的聚合度不小于3、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但对健康有意义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被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5] - 按溶解性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如聚葡萄糖、抗性糊精)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5][6] - 按来源分为植物性来源纤维、动物性来源纤维素、微生物纤维来源、海藻多糖类纤维和合成类纤维[5][7][8][9][10][11][12][13] 行业特征 - 应用领域广泛:可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和医药制品,改善产品品质、结构并作为稳定剂和增稠剂[14][15] - 产业化生产难度高:缺乏标准化生产工艺和设备,新进入者面临高技术壁垒[14][16] - 健康特性显著:具有吸水膨胀产生饱腹感、调节血脂、促进新陈代谢和维护肠道健康等功能[14][17]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960-1990):始于英国对慢性病的研究,美国成立膳食纤维协会并成功提取天然植物纤维用于食品工业,日本随后跟进研究[18][19][20] - 高速发展期(1990-2010):世卫组织将膳食纤维列为第七大营养素,美国FDA允许宣传其健康功效,中国成立膳食纤维技术分会,行业进入飞速发展阶段[21] - 稳定发展期(2010至今):大型食品公司(如可口可乐)在产品中添加膳食纤维,权威研究证实其健康益处,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提升进一步拉动需求[2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淀粉、蔗糖、葡萄糖)价格受全球作物产销格局影响,波动会传导至膳食纤维产品成本[23][24][25] - 中游是加工制造核心环节,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纯度和功能性,中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2023年占32.25%)和重要生产地区(2023年占45.50%),聚葡萄糖是重要产品类型[23][31] - 下游应用广泛,涵盖保健品(2023年应用占比约32%)、饮料(19%)、乳制品(16%)等,消费升级和功能性需求是市场扩容核心驱动力[23][26][34][35] 行业规模 - 2023年全球膳食纤维市场销售额达5.14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0.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03%[37] - 历史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健康意识提升、慢性病预防需求、食品工业创新以及中国市场的强劲驱动[38] -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健康趋势深化、技术驱动、企业战略聚焦以及中国居民实际摄入量与推荐值间的巨大缺口带来的增量空间[39] 政策梳理 - 多项国家级政策(如《健康中国行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强调膳食纤维的重要性,并设定了人均每日摄入量目标(25-30克),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43][44] 竞争格局 - 全球呈现“欧美巨头主导高端市场,中日企业快速崛起”的格局,第一梯队为ADM、罗盖特、泰莱等企业[45] - 欧美日企业具有市场先发优势和技术沉淀,中国本土企业(如百龙创园、保龄宝)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向高端市场进军,缩小与国际品牌差距[45][46][47][48] 重点企业分析 - 山东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发酵法赤藓糖醇等产品,拥有年产13.5万吨赤藓糖醇和2万吨阿洛酮糖的生产能力,产品获多项国际认证并出口40多国[61][64] - 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功能糖产品种类较齐全的生产企业,核心产品包括抗性糊精、低聚果糖等,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抗性糊精的重要生产厂家[65][68] -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全品类功能糖制造服务商,率先实现低聚糖、赤藓糖醇工业化生产,拥有84项国家专利和70余项自有核心技术[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