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集团-W(01810):营收增长带动利润上扬,业务升级亟待契机
华通证券国际·2025-11-11 20:34

投资评级 - 持有 [1] 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未来三年预计保持营收两位数增长,利润增长幅度大于营收增长幅度 [3] - 公司“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已完美落实,通过硬件互联实现用户数据与服务的跨终端流转 [24] - 全球化布局发挥“中国研发 + 全球制造 + 区域交付”优势,有效对冲单一市场风险 [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7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43.94亿元增长38.2% [12]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创历史新高 [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34.2%;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 [12] - 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毛利率22.7%,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0.55亿元,同比增长1004.7%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360.08亿元,现金储备(含定期存款、短期投资等)合计2359亿元 [1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0,792百万人民币、471,287百万人民币、518,41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00%、12.00%、10.00% [6]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5,521百万人民币、28,450百万人民币、31,212百万人民币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利润率稳定在6.00% [6]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4.17倍、18.11倍、14.82倍 [3][6] 业务发展 手机 × AIoT 分部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947亿元,同比增长14.8%,占总营收的81.6% [15]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87亿元,同比增长44.7%,毛利率22.5%,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 [15][17] - 智能手机收入455亿元,同比下降2.1% [15] - 互联网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0.1% [15] - 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84.2百万台,同比增长1.1% [16] - 在中国市场,高端机型(3000元以上)销量占比27.6%,同比提升5.5个百分点 [16] - IoT产品中,智能大家电如空调产品上半年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速超60% [17] - 可穿戴腕带设备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0.9% [17]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213亿元,毛利率26.4% [12][18] - 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5.72万辆,其中第二季度交付8.13万辆 [19] - 6月发布的SUV车型Xiaomi YU7系列,开售后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截至6月末在手订单超30万台 [19] - Xiaomi SU7系列上半年交付7.59万辆,其中高毛利车型SU7 Ultra交付2.12万辆,占比28% [19] - 2025年上半年AI业务收入6亿元,技术研发成果显著 [20] - 发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XiaomiMiMo-VL-7B和语言模型Xiaomi MiMo-7B [20] - AI技术赋能硬件产品,如Xiaomi YU7系列智能座舱语音车控准确率达98% [20] 行业分析 智能手机行业 - 2025年三季度全球出货约3.1亿部,同比增长2.4% [21] - 小米出货约4350万部,同比增长1.7%,高端化带动均价提升 [21] - 中国市场出货约6800万部,同比下降1.0% [21] - 存储涨价抬升成本,安卓阵营在“涨价保利”与“让利保份额”间权衡 [21] 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5年10月1至19日零售63.2万辆,同比增长5% [22] - 2025年累计零售950.2万辆,同比增长23% [2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达46.1%,2025年有望保持高增长 [22] - 电动化与智能化共振,上游材料受益,整车盈利承压 [22]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144.75亿元,同比增长41.2% [23] - 研发主要聚焦于智能汽车技术、AI大模型和高端硬件创新 [23] - 研发人员达22,641人,同比增长28.3% [23] 未来展望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通过“手机 ×AIoT× 汽车”的硬件互联实现数据与服务跨终端流转 [24] - CarWith APP打通手机与汽车,AIoT设备可联动汽车调节车内环境 [24] - 全球化布局采用“中国研发 + 全球制造 + 区域交付”模式,区域业务联动互补 [24] - 2025年上半年办公场所绿电使用量720万度,同比增长270%;汽车工厂光伏发电690万度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