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银展望2026:卷还是不卷?洞察中国大宗周期
2025-11-20 10: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解铝和铜板块为最看好的行业,基本面扎实 [4] - 碳酸锂板块评级因储能订单超预期而上调 [5]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但预计2026年盈利能力将逐季回暖 [3][13] 报告核心观点 - 新能源结构转型驱动电解铝和铜需求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铜矿增量仅为1%,需求增长3%,铜价有望达到11,000美元 [1][4] - 反内卷是基础材料板块重要主题,但不同行业前景各异,政策手段更趋灵活 [17] - 光伏行业供给严重过剩,供给达1,200-1,300吉瓦而需求仅500-600吉瓦,需政府干预与市场化手段结合去产能 [8][9] - 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超预期,储能需求预测上修,推动中上游材料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至80%-90% [3][14] 电解铝与铜行业 - 电解铝需求与铜类似,在高价周期进行性价比替代,供给端印尼、莫桑比克新增产能有限,2026-2027年仅提供1-2%产量增幅,相对于3%的全球需求增幅仍显紧张 [1][4] - 全球铜矿供应紧张,2026年增量预计仅为1%,需求受新能源车、风光能源、数据中心和AI主题推动增长3% [1][4] 碳酸锂、煤炭、钢铁及水泥行业 - 碳酸锂因储能订单超预期,供需两端同时施加影响力,板块评级被上调 [5] - 煤炭价格受国家PPI、CPI诉求管控,秦皇岛5,500大卡煤价接近600元/吨,位于发改委指定的570-770元/吨区间 [5][6] - 钢铁行业需求韧性强劲,无明显下降,行政检查减产必要性不大,更注重产业整合与提升竞争力 [1][6] - 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低至50%,区域协同管理困难,需求呈降速趋势,反内卷执行难度大,优先级较低 [1][6][7] 光伏行业现状与挑战 - 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供给是需求的两倍,企业普遍亏损 [8] - 去产能困难源于行业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市场化手段效果有限,需要政府干预 [9] - 多晶硅并购基金在收购价格、资金来源及员工安置等方面存在困难,技术和能耗标准淘汰老旧产能效果有限,仅20%-30%可能被出清 [10] 光伏行业未来趋势与措施 - 上游通过技术和能耗控制,下游通过价格管控实现反内卷,中国正修改价格法以遏制低价销售 [11] - 全球光伏需求增速可能放缓,中国2026年装机量预计约为250吉瓦,此后五年维持在200-250吉瓦,全球整体仍有望保持5%左右增速 [3][12] - 预计2026年光伏行业盈利能力逐季回暖,若有政策干预加速产能出清,硅料、光伏玻璃和组件环节将最受益 [3][13][18][19] 锂电池市场与材料 - 2025年锂电池需求超预期,全球出货量从预期1,8001,900千瓦时上升至2,0002,270千瓦时,储能需求预测从450千瓦时上修至550千瓦时甚至更高 [14] - 需求增长推动四季度锂电中上游材料产能利用率显著提高,六氟磷酸锂、铁锂和负极产能利用率回到90%,其他环节接近80% [3][14] - 材料价格涨幅分化,六氟磷酸锂价格从最低约48,000元/吨涨至10万元/吨,业绩上修幅度最大,而铁锂和负极涨幅较小 [15][16][20] - 预计2026年全球电池产量增长25%,产能增长在10%20%之间,负极、隔膜等低ROE环节需12轮涨价才能回到合理回报水平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