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宏观事件驱动策略 - 模型名称:宏观事件驱动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为各个风格因子找到能够使其表现凸显的宏观事件,根据宏观事件是否触发来选择本期应当配置的风格因子[2][5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确定样本训练时间区间(2005年1月至2017年12月)[34] 2. 设定训练参数 个月(若为季度数据则为 个季度)[34] 3. 根据参数计算宏观事件的触发时间点[34] 4. 计算触发事件后风格的表现,包括触发次数、平均收益率、IR、胜率等指标[34] 5. 筛选有效事件:触发次数超过15次,平均收益率为正,胜率超过50%,并且IR、IC、胜率高于全样本表现[34] 6. 若多个参数满足条件,按胜率排序,保留胜率最高的参数作为最佳参数[34] 7. 策略运行时,每月末判断宏观事件是否触发,选择触发的风格因子进行等权配置[58] - 模型评价:该策略能够显著提升超额收益,但在极端环境下可能产生较大回撤[60][99] 宏观趋势匹配策略 - 模型名称:宏观趋势匹配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比较当前宏观因子走势与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宏观因子走势的相似性,利用历史相似时期的未来风格表现来指导当前风格配置[75][7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确定样本训练时间区间(2009年2月至2017年12月)[77] 2. 将宏观因子分为8大类,从每类中选出一个因子构成宏观因子组合[77] 3. 每月末利用最近12个月的宏观因子数据与历史数据计算匹配度,匹配度公式为:两个时间点宏观因子相关系数的均值[81] 4. 找到匹配度最高的历史时间点,利用该时间点未来6个月的风格因子表现作为当前风格配置依据[77][81] 5. 筛选出IR表现最高的10个风格因子,并根据过去12期和匹配时间点未来6期的IR表现之和进行权重配置[77][86] - 模型评价:该策略回撤较小,稳定性较高,但测算时间避开了2008年金融危机[87] 综合策略 - 模型名称:综合策略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宏观事件驱动策略和宏观趋势匹配策略,利用宏观事件驱动策略选择风格因子,通过宏观趋势匹配策略为风格因子提供权重配置建议[9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每月末根据宏观事件驱动策略找到触发的风格因子[93] 2. 利用宏观趋势匹配策略找到最佳历史匹配时点[93] 3. 结合触发因子在当前最近12期的IR表现和匹配时点未来6期的IR表现,计算权重并进行配置[93] - 模型评价:综合策略相比前两种策略表现更加稳定,超额回报更高[96][9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宏观事件驱动策略 - 累计超额收益率:346.59%[60] - 胜率:66.44%[60] - 最大回撤:51.79%[60] 宏观趋势匹配策略 - 累计超额收益率:183.66%[87] - 胜率:65.14%[87] - 最大回撤:19.42%[87] 综合策略 - 累计超额收益率:270.88%[96] - 胜率:71.56%[96] - 最大回撤:22.08%[96]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流通市值(小盘)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PPI同比突破布林带上轨,捕捉小市值风格的显著表现[3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PPI同比的布林带上轨(过去6个月均值+2倍标准差)[39] 2. 当PPI同比突破布林带上轨时,触发小市值风格因子[39] - 因子评价:物价上涨改善中小企业营业能力,小市值风格表现显著[39] 流通市值(大盘)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突破布林带上轨,捕捉大市值风格的显著表现[4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的布林带上轨(过去12个月均值+2倍标准差)[42] 2. 当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突破布林带上轨时,触发大市值风格因子[42] - 因子评价:原材料运费上涨,大公司更能抵御成本上升风险[42] 毛利率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OECD综合领先指标连续上涨,捕捉毛利率风格的显著表现[4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OECD综合领先指标的连续上涨期数(9期)[46] 2. 当指标连续上涨9期时,触发毛利率风格因子[46] - 因子评价:市场过热阶段企业盈利能力增强,毛利率风格表现显著[46] EP(估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1年期国债利率创下最近6期新高,捕捉EP风格的显著表现[4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1年期国债利率的最近6期新高[49] 2. 当利率创下新高时,触发EP风格因子[49] - 因子评价:货币流动性下降,价值股更受青睐[49] 一个月股价反转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全市场PE值创下最近6期新低,捕捉股价反转风格的显著表现[5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全市场PE值的最近6期新低[53] 2. 当PE值创下新低时,触发股价反转风格因子[53] - 因子评价:市场触底反弹或盈利改善,投机热情提升[53] 一年股价动量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观察消费者信心指数突破布林带上轨,捕捉股价动量风格的显著表现[5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布林带上轨(过去6个月均值+2倍标准差)[57] 2. 当指数突破布林带上轨时,触发股价动量风格因子[57] - 因子评价:投资者预期向好,倾向于持有股票[57] --- 因子的回测效果 流通市值(小盘) - 胜率:82.61%[39] - 年化IR:3.97[39] 流通市值(大盘) - 胜率:60%[42] - 年化IR:1.09[42] 毛利率 - 胜率:77.78%[46] - 年化IR:1.63[46] EP - 胜率:76.47%[49] - 年化IR:2.07[50] 一个月股价反转 - 胜率:86.11%[53] - 年化IR:3.22[53] 一年股价动量 - 胜率:68.75%[57] - 年化IR:
多因子ALPHA系列报告之(三十五):宏观视角下的风格轮动探讨
广发证券·2018-04-0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