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因子ALPHA系列报告之(四十):科技板块量化选股策略研究
广发证券·2020-09-11 00:0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研发费用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 研发费用因子用于衡量公司在创新研发方面的投入,研发费用越高的公司,其未来股票收益率可能更高[4][32][5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收集公司年度研发费用数据,并对研发费用进行市值中性化处理,以剔除市值对因子的影响[50] 2. 使用市值中性化后的研发费用因子值进行选股,选股周期为每年4月底至次年4月底[50] 3. 计算研发费用因子与未来一年收益率的相关性,使用IC均值作为因子选股能力的衡量指标[50] 4. 调仓时点为每年4月底、8月底和10月底,分档收益率计算累计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56] - 因子评价 研发费用因子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尤其在近年来表现更加显著[50] 盈利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 盈利因子用于衡量公司盈利能力,高盈利的公司在未来股价表现较好[60][6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收集单季度ROE、单季度ROA等11个盈利相关指标[60] 2. 计算每个因子的季度IC值和多空年化收益率[63] 3. 调仓时点为每年4月底、8月底和10月底,计算多头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60][63] - 因子评价 盈利因子是科技股表现的重要驱动因素,具有较好的选股能力[60][63] 成长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 成长因子用于衡量公司成长性,高成长的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获取超额收益[65][6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收集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等成长相关指标[65] 2. 计算每个因子的季度IC值和多空年化收益率[66] 3. 调仓时点为每年4月底、8月底和10月底,计算多头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65][66] - 因子评价 成长因子是科技股未来表现的重要驱动因素,表现出不错的选股能力[65][66] 质量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 质量因子用于衡量公司运营效率和财务质量,但对科技股表现的影响较弱[66][7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收集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质量相关指标[66][70] 2. 计算每个因子的季度IC值和多空年化收益率[70] 3. 调仓时点为每年4月底、8月底和10月底,计算多头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66][70] - 因子评价 质量因子对科技股走势的影响较弱,选股能力有限[66][70] 估值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 估值因子用于衡量股票的估值水平,低估值的科技股在未来一个月表现较好[80][81]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收集BP(市净率倒数)、EP(市盈率倒数)、SP(市销率倒数)等估值相关指标[80][81] 2. 计算每个因子的月度IC值和多空年化收益率[81] 3. 调仓时点为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计算多头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80][81] - 因子评价 估值因子具有不错的选股效果,其中EP因子的选股能力相对更好[80][81] 其他风格因子 - 因子的构建思路 其他风格因子包括流通市值、换手率、波动率、1月反转和12月反转等,低流通市值、低换手率、低波动率的股票表现较好[85][8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收集流通市值、换手率等风格相关指标[85][86] 2. 计算每个因子的月度IC值和多空年化收益率[86] 3. 调仓时点为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计算多头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85][86] - 因子评价 小市值因子和低换手率因子具有较高的多空超额收益,其中低换手率因子近年来表现较好[85][86] --- 因子的回测效果 研发费用因子 - IC均值:0.12(2008年4月以来),0.19(2016年4月以来)[50] - 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21.58%[56] 盈利因子 - 单季度ROE:IC均值0.08,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12.04%[63] - 单季度ROA:IC均值0.08,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11.34%[63] 成长因子 - 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IC均值0.12,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17.16%[66] - 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IC均值0.10,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12.90%[66] 质量因子 - 总资产周转率:IC均值0.04,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5.01%[70] - 流动资产周转率:IC均值0.02,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4.02%[70] 估值因子 - BP:IC均值0.055,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11.93%[81] - EP:IC均值0.050,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19.44%[81] 其他风格因子 - 流通市值:IC均值-0.030,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34.88%[86] - 换手率:IC均值-0.097,多空年化超额收益率42.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