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亚太地区九个国家的生育政策进行了评估,涵盖了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 [1][2][5] 核心观点 - 全球生育率持续下降,亚太地区许多国家面临超低生育率(低于1.5)的挑战,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速 [10][20] - 各国政府通过实施家庭友好政策来应对生育率下降,包括育儿支持、带薪产假、税收优惠和辅助生殖技术资助等 [11][21] - 亚太地区生育政策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国家的收入水平和政策优先级上,高收入国家如日本和新加坡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表现较好,而低收入国家如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在育儿政策上有较大改进空间 [26][33][75] 育儿政策 - 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在育儿政策方面表现最佳,而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则有较大改进空间 [33] - 日本通过“免费幼儿教育和保育”计划,为3-5岁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并计划到2030年代初将育儿支出翻倍 [36] - 新加坡的育儿补贴覆盖范围广,但供需不匹配导致部分地区的等待时间超过一年 [36][37] 职场政策 - 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在职场政策方面表现较好,提供较长的带薪产假和灵活工作安排 [45][46] - 新加坡的职场政策包括16周的带薪产假和灵活工作安排,但缺乏针对怀孕歧视的具体立法 [56][57] 财务激励政策 - 新加坡在财务激励政策方面表现突出,提供高额的婴儿奖金和儿童发展账户 [59][61] - 日本的儿童津贴和一次性生育补贴较为慷慨,但申请流程复杂导致低领取率 [117] 辅助生殖政策 - 日本、韩国和台湾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表现较好,提供广泛的公共资助和补贴 [74][76] -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辅助生殖技术的可及性和公共资助方面表现较差,主要依赖私人诊所 [75][76] 结论 - 亚太地区的生育政策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优化 [19][57]
Fertility policy and practice: the APAC Fertility and Family Scorecard
经济学人·2024-05-23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