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4预制菜行业简析报告
嘉世咨询·2024-05-29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是预制菜行业关键一年,发展重心将从快增长到优结构,从增量争夺移向存量变革,行业虽面临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推动下,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集中度也将提升[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预制菜定义及发展阶段 - 预制菜指经预先处理的半成品或成品菜,按食用方式广义分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大类[2] - 我国预制菜发展经历萌芽期(1987 - 2009年)、B端成长期(2010 - 2019年)、C端加速发展期(2020 - 至今)[2] 政策情况 - 2022年3月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出台,6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团体标准明确定义;2023年2月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行业尚处初期,政策仍在完善[4] 市场规模 - 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到2026年有望超10720亿元,未来几年将延续增长态势,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7] 行业路径 - 预制菜有B端制造业和C端零售业两大路径,目前B端是主赛道,但正向C端延伸,后期C端需求将爆发[10] 需求因素 - 2010 - 2020年我国户均人数下降,2022年人均每周工作时长较2018年上升2.5小时至48.55小时,对特定预制菜需求大[14] 行业参与者 - 行业参与者包括上游原料企业、速冻食品企业、专业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平台型企业五大类,市场竞争将使行业集中度提升[18] 头部企业整合 - 多数预制菜企业处于前期积累阶段,跑通商业式是获取份额路径,如安井通过外延并购与内生孵化整合上下游[20] 餐饮企业选择原因 - 传统餐厅成本中原材料占比最高为38%,人力和租金分别占22%与10%,使用预制菜可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23] 价格与消费人群 - 我国预制菜单次消费21 - 30元占比最大为40.7%,2016 - 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复合增速7.4%,消费者对高质量预制菜接受度有望提升[27] - 预制菜消费者一、二线城市居多,C端主力军为22 - 40岁中青年群体,女性占比37.9%,已婚人群居多[31] 外卖与预制菜关系 - 外卖渗透率上升对出菜速度要求提高,预制菜可节省出菜时间,提高外卖配送效率,预计餐饮企业对预制菜需求增加[35] 行业挑战 - 供应链不稳定,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导致企业利润不稳定[37] - 物流建设待完善,配送要求高,国内先进仓储物流未普及、冷链运输建设不完善,限制销售区域[39] - 产品技术难突破,多以重口味预制菜为主[41] - 跨区域市场差异大,企业跨区域经营难度高[42] 企业关注趋势 - “二次元”助推预制菜新营销,与Z时代目标人群预制菜更多融合[46] - 特色单品引爆市场,大单品成为流量担当[47] - 跨区域合作加强,带动全产业链发展[48] - 预制菜企业走向海外,海外市场和渠道潜力大[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