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BA们重拾电动化,转型焦虑如何影响锂电行业?
高工锂电·2025-02-26 19:16

核心观点 - 外资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 推动锂电行业技术变革和产业链升级 中国自主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领先 形成对外资品牌的竞争压力 [1][2][4][10]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1月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54% 主流合资品牌渗透率仅2% [2] - 合资品牌整体销量持续下滑 同比环比降幅均超20% [2] - 大众集团2024年在华销量同比下降9.5% 宝马集团交付量同比下滑13% 通用汽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约14% 本田汽车在华销量同比大幅下滑31% [2] 技术路线演进 - 宝马集团实现大圆柱电池量产上车 与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远景动力深化合作 加速采用CTP技术优化电池包集成方案 [1] - 梅赛德斯-奔驰启动450Wh/kg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路测 [1] - 外资车企加速拥抱新技术 从三元锂电池转向磷酸铁锂电池 并布局超快充 大圆柱电池 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 [5] - 福特汽车在F-150Lightning MustangMach-E等车型采用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以降低成本 [5] 产业链布局深化 - 外资车企电动化布局从战略性投资转向更深层次产业链渗透 [9] - 宝马 丰田布局电池材料回收业务 [9] - 大众集团入股国轩高科 拓展与小鹏汽车在超快充网络合作 深化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 电池回收 换电 V2G等领域合作 [9] 商业模式创新 - 外资车企将中国定位为重要研发和出口基地 形成"中国研发 全球销售"新模式 [6][7] - 悦达起亚将江苏盐城工厂打造为全球出口基地 福特汽车利用在华合资公司开拓海外市场 马自达计划与长安汽车合作开发电动车型引入欧洲市场 [7] 竞争维度提升 - 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A级车市场凭借电动化+高性价比策略占据主导 [4] - 蔚小理 小米等新势力凭借智能化和互联网特色进入中端市场 增程式车型在高端市场与BBA直接竞争 [4] - 智能化成为竞争重心 比亚迪推动智驾车型下探至10万元价格区间 Deepseek与车企自研智驾大模型融合 AI算力算法突破推动端侧应用 [4] 行业影响 - 外资车企对新技术路线的押注加速大圆柱电池 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 增加技术路线产业验证不确定性 [10] - 外资车企加速采用CTP技术倒逼依赖传统电池成组出货的企业升级 [10] - 外资车企深入布局锂电产业链加剧市场竞争 对电池材料回收等新兴领域带来挑战 [10] - 强势传统车企加入电动化竞争引发新一轮市场话语权争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