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库存周期逻辑 - 2025年大宗商品将开始交易美国宏观去库存逻辑,而中国库存周期仍处于低位,后期存在被动补库存需求 [3] - 去库存对价格的影响分两种路径:需求好则涨价去库存,需求差则跌价去库存 [3] - 美国当前库存水平为2024年以来最高,2025年依靠美国需求拉动全球经济难度较大 [3] 历史宏观逻辑案例 - 2024年上半年交易美国衰退逻辑 [5] - 2023年上半年交易中国大宗商品去库存衰退逻辑 [6] - 2022年上半年交易美国通胀引发加息衰退逻辑 [7] - 文华指数2022年交易美国加息衰退,2023年交易中国房地产逻辑,下半年转向欧洲补库存逻辑 [9] - 2024年先交易美国补库存带动中国补库存,下半年转为中国去库存+美国衰退逻辑 [10] 商品交易宏观逻辑的异常现象 - 商品带大基差暴跌(2022-2024年反复出现) [11] - 极低库存下商品仍暴跌 [12] - 价格暴跌时高库存不走反套,基差大幅走强 [12] - 交易去库存衰退逻辑时可能出现市场走正套伴随价格下跌 [12] 商品交易逻辑框架 - 大宗商品交易逻辑分为产业逻辑(供需驱动)和宏观逻辑(估值重新平衡) [14] - 基差是连接宏观逻辑与产业逻辑的核心工具,也是套期保值的底层逻辑 [15][16] 中美库存结构差异 - 中国库存集中在上游(煤炭、PTA、PVC、长丝、坯布),下游工业产成品库存较低 [18][20][21] - 中国下游产成品库存已显著去化,商品下跌压力主要来自美国 [22] 美国经济潜在风险指标 - 美股高位运行,巴菲特持续减仓并储备现金 [25] - 美国2月制造业PMI初值51.5创17个月新高,但服务业PMI初值51.3创三个月新低 [26][27] - 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98.3,创2024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 [28] - 原油、股市、PMI、消费者信心指数、失业率及房地产价格等指标均呈现疲软迹象 [29]
2025年商品交易宏观逻辑与库存周期水位,商品为什么大跌?
对冲研投·2025-02-26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