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运行成本上升的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运行成本快速上升,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土地和债务成本的大幅攀升 [6][7][9] - 宏观杠杆率从2008年的141.2%升至2024年的300%,债务成本成为最大负担 [12][17] - 生产要素价格全面上涨:制造业薪酬23年涨13.9倍,商品房用地价格20年涨100倍 [6][7] - 当前宏观杠杆率292%已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55%)和美国(249%) [17] 成本上升的具体表现 劳动力成本 - 制造业平均薪酬从2000年1057美元/年升至2023年14674美元/年,为泰国2.9倍、越南2.8倍 [7] - 2011年起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人口红利窗口期结束 [6] 土地成本 - 2000-2020年全国平均房价涨8.94倍,商品房用地价格涨100多倍 [6] -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度加深 [2] 债务成本 - 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从2008年95%升至2024年174.3%,居民部门从17.9%升至63.5% [12] - 假设300万亿有息债务平均利率3%,年利息支出达9万亿元 [12] - 2024年专项债限额增加6万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 [12] 经济增长的约束因素 投资模式瓶颈 - 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放缓,PPI持续为负反映产能利用率下降 [19] - 2021年起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负增长 [20] - 基建投资边际效应递减,高铁等基础设施占全球40%以上 [20] 消费约束 -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仅44%,低于全球60%平均水平 [20] - 中低收入群体(占人口60%)可支配收入占比十年维持在30% [20] - 2024年社零增速低于GDP增速 [20] 出口压力 - 2024年出口增速5.9%,但价格指数较其他新兴经济体跌15% [23] - 出口占全球份额再提升难度大 [2] 资产负债表收缩 - 2024年居民住房贷款余额下降4000亿元,储蓄净增14.26万亿元 [25] - 民间投资增速-0.1%,民企上市公司利润占比仅16% [27] 老龄化压力 - 财政对社保补贴从2013年7372亿增至2023年24271亿,年均增15.5% [30][34] - 基本养老保险缺口扩大,老年抚养比将从2023年22.6%升至2060年53.1% [33] 降本增效的政策建议 债务结构调整 - 建议扩大超长期国债规模,2035年国债余额净增50万亿元 [43] - 中央政府杠杆率仅22%,远低于美国120%和日本240% [38] - 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规模需扩大 [39] 财政支出优化 - 建议财政支出更多投向民生和消费领域 [4] - "以旧换新"政策乘数达1.9-2.1,1元补贴拉动GDP约2元 [48] - 公共消费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年提升空间约1.1万亿元 [53] 事权财权改革 - 地方政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6%,建议向中央转移部分事权 [46] - 西方国家中央政府支出占比通常在50%以上 [46] - 需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减少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 [46] 发展服务经济 - 中国服务业就业占比仅50%,远低于美国80% [49] - 投资服务业比制造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49]
李迅雷专栏 | 经济运行的成本、约束与优化
中泰证券资管·2025-02-26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