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鸡围城”,为什么只有广州苦不堪言?
城市财经·2025-02-28 11:53
电动自行车在广州的现状与挑战 - 广州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已达540万辆,并以每天4000辆、每月10万辆的速度增长 [4] - 电动自行车日均出行量685万人次,是常规公交的2.4倍 [4] - 2021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12万宗,2022年160万宗,2023年同比上升63% [15] - 电动自行车相关事故占医院创伤骨科患者60%-80%,严重车祸伤中65%与电动自行车有关 [15] 电动自行车泛滥的原因 - 广州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仅32%,远低于北京95%和上海90% [20] - 84%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不足2.5米,不符合国家标准 [20] - 电动自行车平均出行距离4.4公里,平均速度12.3公里/小时,比常规公交快 [22] - 广州地铁客流强度长期居首,2/3居民周边800米无轨交站点 [22] - 广州注册外卖骑手约20万人,每日活跃骑手12万人 [22] 治理措施与效果 - 2021年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管理,2024年上牌量达540万辆 [26] - 2024年出台"史上最严"管理规定:限速15公里/小时,三次违规可扣车 [28] - 截至2023年底,全市非机动车道里程超2900公里,停放区容量超70万辆 [28] - 拟将2025-2028年共享单车规模定为30-48万辆,较前期减少17万辆 [29] 其他城市的治理经验 - 南宁电动车保有量430万辆,设有专用高架桥和隧道,实施"蓄水式"放行模式 [32][34] - 上海电动车保有量1200万辆,实施全链条监管,对外卖骑手实行专用车牌管理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