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热潮中,一级市场为何“犹豫”了?
高工锂电·2025-02-28 19:09

固态电池一级市场投资热度变化 - 一级市场对固态电池的投资热情呈现微妙"冷却"迹象 市场关注度相比之前有所放缓[3] - 硫化物电解质和硅基负极等关键材料领域依然吸引资本投入 例如2024年中科固能和融固新材在天使轮阶段各自募得亿元级别资金[3] - 电池制造端的明星项目如恩力动力和辉能科技仍获得红杉中国和软银中国等顶级资本持续加持[3] 固态电池企业融资与估值现状 - 估值超百亿的独角兽企业卫蓝和清陶2024年鲜少披露新一轮融资信息 与其百亿产能扩张形成对比[4] - 行业鲜见新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 巨额资本投入能否转化为可观经营收益成为投资者面临的严峻考题[4] - 部分早期投资机构开始在二级市场探寻退出路径 例如私下询价出售固态电池企业老股[4] 一级市场投资犹豫的原因 - 宏观经济换挡期使投资逻辑转向降本增效 单纯强调创新已显不足[6] - 固态电池产业化面临高研发成本 漫长验证周期和未明朗首发应用场景等不确定性[6] - 技术路线趋同导致新晋标的创新空间收窄 非共识方向探索更显迷茫[7] 非共识领域投资机会 - 一级市场更聚焦"潜在颠覆性"和"未来可能性" 重点关注技术路线未定型的硫化锂合成 干法电极工艺和锂金属负极等领域[8] - 产业资本显著加大投入力度 如上汽系资本扶持清陶 长安汽车参与太蓝新能源B轮融资[8] - 国资机构倾向于以参与产能扩建项目形式入场 体现对高端制造业的价值偏好[8] 产业资本的投资优势 - 产业投资方具备资源 品牌和行业信任优势 能更有效帮助企业克服发展初期瓶颈[9] - 战略性入股和资源导入有助于建立市场认可和稳定供应链合作关系[9] - 投资行为更着眼于长远战略布局和产业生态整体构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