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恒生科技指数的看法
雪球·2025-03-02 12:08
行业周期与投资逻辑 - 上世纪90年代电视机普及阶段,四川长虹作为指标股在1996-1997年带动大盘上涨,被视为蓝筹股,但后续熊市中领跌并长期未创新高[2][3] - 2007年基建投资逻辑下,宝钢股份和冀东水泥被长期看好,但钢铁行业后期因产能过剩导致股价低迷,直至2016年供给侧改革[5][6] - 中国中车代表高铁产业链崛起,但转入熊市后长期低位震荡,未形成持续上涨趋势[8] 新能源与科技行业案例 - 新能源行业曾因化石能源短缺预期被长期看好,但隆基绿能等公司股价走势未达预期,行业后期出现产能过剩[9][10] - 恒生科技指数在牛市初期表现强劲,但后续呈现宽幅震荡,创历史新高概率较低[13][14] - 科创板因历史包袱较轻,相比恒生科技指数更具投资吸引力[15] 医药行业与老龄化趋势 - 老龄化趋势下医药行业被视为朝阳行业,但生物医药板块股价走势未完全反映这一预期,部分个股长期震荡[11][12] 市场行为模式总结 - 牛市热点板块通常经历暴涨后暴跌,若无时代红利支撑,后续多年以宽幅震荡为主,如中国中车的大A形震荡或隆基绿能的梯形震荡[10][13] - 部分公司通过业绩改善或技术红利突破历史新高,如东方财富在2015年暴跌后于下一波牛市创新高[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