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府工作报告: 哪些新变化?(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2025-03-05 13:30

文章核心观点 在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贸易和科技领域面临更大冲击,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政策需进一步加码,包括早发力、给足力度,科技加速发展,外贸外资更积极,提振消费做好准备 [1]。 政策方向 政策发力 - 强调政策前置发力,看准机会一次性给足,若不够后续可能加码 [1] 科技发展 - 更加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兴、未来产业是破局全球竞争关键,科教兴国、创新引领发展重要 [1] 外贸外资 - 外贸支持多元化,完善出口内销渠道;外资扩大互联网、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综合开放 [1] 提振消费 - 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还有提升消费能力机制、拓展服务领域等政策储备 [1] 重要会议重点工作排序对比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排第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排第二等 [2]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 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排第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第二等 [2]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排第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排第二等 [2]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排第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排第二等 [2] 政府工作报告五大信号 总量政策 - 面对不确定性见招拆招,出台政策要早,中国底气更足、政策储备更多 [3] 消费 - 今年报告中“消费”频次更高,促消费机制在完善,经济下行压力大时消费政策会择机出台 [3] 产业 - 科技含量边际提高,新质生产力定调多“加快”二字,工作重心在科技,部分领域需巩固和加快发展,科教兴国列工作次序第三 [4] 货币 -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降准或迎来兑现窗口,外部不确定性、利率汇率风险缓释、财政货币协调配合是原因 [5] 财政 - 2025年政府债规模进入“13万亿 +”时代,有三大突破:赤字率定在4%;新增专项债额度首次突破4万亿;特别国债首次以两种形式亮相 [6] 重要会议提及产业领域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提及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领域 [5]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 提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5]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提及人工智能 +、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等产业领域 [5]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提及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产业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