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目标设定 - 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与2024年持平,强调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需求,同时具备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 [2][6][23] - 政策部署强调灵活性,提出根据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政策,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协作 [2][6][23] - 面临外部挑战包括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关税壁垒增多,内部矛盾包括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突出以及基层财政困难 [2][7][23] 财政政策 - 2025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3][9][24]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3][9][24] - 地方新增专项债拟安排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 [3][9][24] 货币政策 - 延续"适度宽松"基调,明确保留"适时降准降息"选项,结构性工具突出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 [3][4][10][25] - 新增"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要求,目标从"稳中有降"调整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4][10][25] - 专项部署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综合采取补充资本金、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风险 [11] 扩内需政策 - 扩内需成为第一要务,聚焦就业保障和消费升级,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5][12][14][26] - 就业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完善工资增长机制,民生领域提出发放育儿补贴 [14][26] - 服务消费侧重扩大健康、养老、托幼等多元化供给,优化休假制度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14][26] 民营经济支持 - 提请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 [5][15][26] - 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民营和小微企业支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15][26] 房地产市场与债务化解 - 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需求端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供给端控制新增用地供应 [5][16][26] - 债务化解强调"在发展中化债",动态调整高风险地区名单以打开投资空间 [16][26] 双碳目标与资本市场 - 单位GDP能耗目标从2024年降低2.5%提升至3%,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设和煤电低碳化改造 [17] - 稳住股市措施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 [17]
目标导向、内需为先——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学习
申万宏源宏观·2025-03-05 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