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每个字都是信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有何不同?
吴晓波频道·2025-03-06 01:34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GDP 目标维持在 5% 左右,看似和去年相同,实际上其内涵已经发生变化。 " 点击图片▲立即收听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2025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出炉。 在会后的吹风会上, 《政府工作报告》 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沈丹阳对媒体表示,希望报告的文字尽可能平实简练,尽量不用专业 性术语,目的是让老百姓听得懂、好理解。 但约18700字(较去年增加1700字)的报告全文,想要一次性令人消化,显然颇有难度。 因此,最先传播的大多是600字—800字的极简精华版。按照惯例,我们也特意制作了这样一张"精华版"长图,较市面上的更详尽一些。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取向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 宏观政策由去年的"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转变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去年的工作报告对民生支持已经显著,而今年, 民生成了重中 之重。 报告指出"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 消费激励"。 简短的措辞变化,已概括2025年经济发展过程的痛点和着力点——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