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京东正通过AI转型、拓展新场景和优化基本盘实现业绩回暖,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4%至3470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4.6%至105亿元 [1] - 公司通过营销投入和政策利好拉动用户增长,四季度营销开支同比增长28.4%至131亿元,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4] - AI化加速推进,超过80万商家使用京东AI工具,言犀数字人覆盖140个角色和50余个行业场景,智能导购应用转化率较市场均值提升超300% [2][7][8] - 本地生活业务成为新战场,京东进军外卖、酒旅等场景,与美团、抖音竞争加剧,但市场份额仍需提升 [11][12] 业绩表现 - 四季度商品收入增速达14%,超过服务收入增速(10.8%),带电品类和日百品类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4] - 京东零售经营利润同比增长44.6%至100.36亿元,为疫情后四季度最快增速 [5] - 成本管控成效显著,一般及行政开支和营业成本增速分别为3.2%、11.9%,低于收入增速(14.7%) [5] AI转型 - 内部100多个场景实现AI化,60余万员工使用言犀大模型工具 [7] - 言犀数字人3.0支持双数字人直播,已服务商家;言犀大模型推出10款电商应用覆盖核心交易场景 [8] - 接入DeepSeek技术,但策略较阿里更谨慎,侧重B端商家实用价值而非全产业链布局 [8][9] 新场景拓展 - 2025年初密集布局本地生活业务,包括外卖、团购、酒旅等,直接挑战美团、抖音 [1][11] - 即时零售领域与美团竞争升级,但外卖和酒旅业务仍处早期阶段,需加大商家招募和用户心智培育 [11][12] 基本盘竞争 - 3C与日百为核心品类,拼多多通过补贴争夺3C市场,阿里大淘系发力日百领域 [12] - 资源分配面临挑战,需在电商基本盘与新业务之间平衡 [13]
京东还要打三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