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潮之后,AI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天天基金网·2025-03-06 19:10

文章核心观点 - DeepSeek的突破引发国际资本对A股和H股的重新审视与定价 中国科技类资产表现亮眼 年初至今相关板块涨幅显著[1] - AI生态正从主题投资转向产业趋势 技术迭代与人类对智能本质的探索深度交织 人工智能成为长期赛道[3][4] - DeepSeek-R1以低成本和高效率突破海外算力限制 开启开源大模型新篇章 重塑中国资产投资机会[8] - 当前AI行情与2013年互联网+浪潮初期类似 经历波动但长期前景广阔 科技投资遵循由硬件到软件的渗透规律[13][14][16] - AI产业承载中国宏观经济转型和科技自立的使命 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 政策支持和产业逻辑为长期发展提供稳定预期[20][21][22] 指数表现 - 机器人指数年初至今涨幅23.2% 最大回撤-9.1%[2] - 中证信创指数年初至今涨幅21.1% 最大回撤-9.2%[2] - 动漫游戏指数年初至今涨幅19.4% 最大回撤-10.7%[2] - 中证数据指数年初至今涨幅18.4% 最大回撤-10.2%[2] - 云计算指数年初至今涨幅16.3% 最大回撤-10.3%[2] - CS人工智指数年初至今涨幅11.9% 最大回撤-8.9%[2] - 科创综指年初至今涨幅11.7% 最大回撤-5.0%[2] - 科创50指数年初至今涨幅9.3% 最大回撤-5.7%[2] - 国证芯片指数年初至今涨幅8.6% 最大回撤-7.0%[2] - 金融科技指数年初至今涨幅7.5% 最大回撤-7.8%[2] - 文娱传媒指数年初至今涨幅6.9% 最大回撤-10.1%[2] - 上证指数年初至今涨幅-0.8% 最大回撤-3.1%[2] AI发展历程 - 1956-1969年为起步发展期 感知机诞生 实现人机对话 专家系统出现[6] - 1970-1979年第一次低谷 计算机性能不足 问题复杂性 数据缺失导致发展受阻[6] - 1980-1987年复苏阶段 专家系统设计成功 神经网络理论重新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出现[6] - 1988-1996年第二次低谷 技术成果较少 第五代计算机研发失败[6] - 1997-2005年专家系统推广期 DeepBlue战胜国际象棋冠军[6] - 2006年至今蓬勃发展期 深度学习提出 AlphaGo获胜 生成式AI突破 ChatGPT出现[6] - 2025年DeepSeek发布自研模型R1 引起全球科技行业震动[6] DeepSeek突破的影响 - DeepSeek-R1以1/18的训练成本和1/10的团队规模 实现与海外模型不分伯仲的性能[8] - 突破海外算力铁幕 开启开源大模型低算力低成本新篇章[8] - 带来全球AI产业效率革命 国内中小企业可低成本调用顶级模型[9] - 从卡脖子到造梯子的生态位重塑 三类中国资产投资机会显现[9] 投资机会 - 应用层:成本优化推动AI普惠 垂直场景和AIGC应用爆发 传媒教育精准诊疗等领域寒武纪大爆发[9] - 终端:智能体设备集成AI技术 语音交互和AI助手提升体验 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车市场快速增长前夜[10] - 算力:AI发展增加算力需求 算力自主化新基建是产业确定性线索[11] - 相关指数与ETF覆盖游戏金融科技文娱传媒机器人消费电子智能车芯片云计算5G通信数据信创等领域[9][10][11][12] 与互联网+的对比 - 技术革命对生产力重构不变 2013年3G渗透率突破30%点燃移动互联网 2025年DeepSeek降低训练成本至1/10 AI应用iPhone时刻到来[15] - 大国博弈下科技平权变化 中国凭借工程师红利和场景优势 在AI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赛道实现弯道超车[15] - 顶层政策与流动性环境支持不变 国家通过顶层设计为技术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5] - 资本驱动逻辑变化 互联网+依赖杠杆资金和并购扩张 AI投融资聚焦底层技术和垂直场景落地 资本青睐新质生产力和硬科技[15] - 科技投资由硬件到软件的渗透规律不变 经历硬件-软件-平台轮动 算力需求旺盛 端侧和应用处于爆发前夕[16] - 投资范式升维变化 算力基建确定性与应用爆发性形成正向循环 人工智能从概念主题走向业绩兑现[16] 产业前景与挑战 - AI技术突破性进展使产业迎来颠覆性发展 ChatGPT出圈和DeepSeek弯道超车成为焦点[19] - 中国宏观经济转型进入新周期 半导体和AI技术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承载更高期望和使命[20] - 生产力提升和国家安全自主可控要求 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拓式创新[20] - TMT板块估值水位抬升交易拥挤度加剧 叠加财报季业绩验证和政策窗口期考验 短期面临性价比回归压力[21] - 产业底层逻辑演绎深度决定AI赛道长期走向 算力革命重构全球产业格局 过早断言行情终结为时过早[21] - 政策支持和追求突破不变提供稳定预期 技术赋能逻辑产业渗透路径竞争格局变化揭示新旧动能转换本质[21] - 投资本质在于把握时代级产业趋势确定性 而非博弈短期波动偶然性[21] - 科技平权打破垄断枷锁 大国崛起重塑技术主权 算力应用生态变革孕育中国新科技巨头[22] - 投资中国AI产业是押注科技自立的执着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