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智能眼镜市场现状 - 2023年9月Meta与雷朋合作的Ray-Ban Meta智能眼镜以48g重量和极简造型成为史上销量最高的智能眼镜产品,一年出货量突破百万台[2] - 2024年国内开启"百镜大战",手机大厂、传统AR龙头和新生AI硬件团队纷纷布局智能眼镜产品线[2] - 闪极在2023年5月31日预告国内首款对标Ray-Ban Meta的产品,2023年12月以999元首发价推出集AI、拍摄、记忆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眼镜[2][7] 闪极智能眼镜产品问题 - 硬件问题频发:包括镜腿不对称、掉漆、装配不齐、扬声器设计缺陷导致摘眼镜时拔头发[5][6] - 核心功能缺陷:开机流程异常需等待50秒以上、无法正常关机、拍照画质模糊(被比作千禧年复古画风)、视频回溯功能未上线[9][10] - 连接性能问题:蓝牙5.0技术下仍存在易断联、AI搜索唤起成功率低、不支持蓝牙接听通话[10] 供应链与工程化挑战 - 芯片选型问题:采用紫光展锐W517芯片(原为智能手表设计),导致蓝牙连接和功耗表现不佳,调教难度大[14] - 生产交付延迟:5月预定用户延迟至次年1月收货,12月预定用户延迟超过2个月,截至3月4日最新固件才刚推送[11][12][13] - 初期预估过于乐观:团队对AI应用理解不足(仅考虑API接入),低估从模型到眼镜应用的工程化难度[13]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竞品快速涌现:雷鸟V3(1799元/39g/30小时续航)、Rokid Glasses(2499元/49g)等产品在2024年1-2月密集发布[16] - 低价方案冲击:深圳OEM厂商计划以150元出货价提供"摄像头+AI+翻译"智能眼镜解决方案[16] - 巨头布局加速:XREAL宣布2027年L4级AI眼镜计划,小米与歌尔合作开发支持大模型技术的智能眼镜[17] 闪极商业表现与目标差距 - 实际出货量低迷:2月数据显示发货量不足1000台(用户序号300-400,打卡用户仅40余人),与Ray-Ban Meta的200万台销量形成巨大差距[18][19] - 目标达成压力:CEO张波曾提出年出货50万台(对应6亿元营收)的目标,但当前进度严重滞后[18] - 后续规划调整:公司表示将推出不同产品线并全力追赶目标,但未给出具体时间表[19]
号称中国版的雷朋AI眼镜,差评压顶不敢发货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03-06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