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使用AI解析《政府工作报告》,量化呈现“两会”相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增量信息,寻找政策信号的资产规律,发现《政府工作报告》增量情绪与资产走势相关,还复盘两会后大类资产表现并给出资产配置建议[2][16][22] AI方法论 - 分析师常规政策解读方法有局限性,AI可从政策文件文本中全面提取信息,遵循一致评判原则,打破人类记忆极限与主观判断局限,还能把政策表述具象化,将文本信息转化为可追溯的数字时间序列,提供量化信号,理解政策文本需AI与人类配合协作[3] - 公司让AI精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本各主题的每句话,对句子含义的情绪进行统一打分,还对每类主题提供大量例子微调,使AI理解政策微妙变化,最后按篇幅加权每个句子的情绪打分,得到各主题对应的综合情绪指数,还用同样办法分析《政府工作报告》文本[3][6][7] AI主题分析 - 《政府工作报告》可分为13个主题,主题篇幅变动与中国经济形势变化和政策指引密切相关,如2015 - 2016年“结构性改革”篇幅扩张,2019年以来“宏观政策”讨论篇幅增加且情绪更积极[9][11] - 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相比,《政府工作报告》对“宏观政策”着墨更多,明确多个经济指标量化目标,过去5年对“结构性改革”篇幅也更高,提供改革措施具体细节[1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细化政策目标,新增具体措施与目标,表述更具体全面,将扩大内需战略提升至首位,科技创新更侧重具体实施,防范风险更聚焦实操细节[11] AI情绪分析 - 用主题篇幅占比与主题平均情绪指数相乘得到综合情绪指数,能更准确衡量政策定调的积极程度,历年中央工作会议通稿和次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在许多主题的情绪指数变化趋势上高度一致,反映政策延续性[13][14] - 取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与前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各个主题的情绪指数之差衡量“增量信息”,发现会后一周“稳增长”政策表述增量情绪越大,短期内A股涨幅越高,“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表述增量情绪越高,A股科技板块涨幅越多;会后3个月,股票市场表现与“宏观政策”增量情绪更相关,增量情绪越高,A股指数层面平均上涨更多,风格上更利好成长行业,利率平均上行更多[16] 两会之后的市场方向 - 复盘2010年以来两会后大类资产表现,平均来看沪深300与人民币汇率先跌后涨、十年期国债利率走低、商品回落,大盘、小盘与成长指数先下跌再反弹,价值指数总体平稳,港股会前恒生指数震荡、恒生科技偏弱,会后先上涨再调整;会前两周市场风险偏好较高,会后两周债券表现更好,今年两会后股票市场表现强于历史平均[22] - 公司曾建议战略性超配中国股票与黄金,考虑到港股与黄金涨幅超预期及关税不确定性,认为可淡化其短期交易价值,关注长期配置价值,阶段性增配债券与高股息等安全资产分散风险,从6个月以上维度看,中国资产重估可能刚刚启动[24]
中金:用AI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中金点睛·2025-03-07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