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当前货币政策取向指向稳定息差预期,重点领域化险政策助力银行信用风险改善,政策环境为银行提供稳定向好经营环境,会议提及金融机构支持科创及消费领域创新政策,建议关注增量业务空间,预计2025年银行商业模型重估助力估值提升,回报兼顾分红和估值回归逻辑 [1][10] 事项 2025年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央行、证监会相关领导回答提问,银行视角关注多领域 [2] 货币政策取向 2025年货币政策取向支持实体,虽市场预期的降息降准未快速落地,但支持性状态未变,年内存在总量或结构性降准降息可能,落地时点待央行相机抉择,预计2025年银行息差降幅在10 - 15bps可控范围 [3] 化债工作 - 隐债置换助力地方债务“显性化”与“低息化”,截至3月5日地方累计发行置换债券2.96万亿元,去年2万亿元置换债券利率降超2.5%,5年利息减少超2000亿元,后续隐债置换规模将扩大 [4] - 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推进,与2023年初比,2024年末约40%融资平台退出序列,2/3集中于四季度,受债务置换助力 [4][5] - 融资平台新发行债券利率下降,风险溢价下行,城投企业信用利差下行,银行城投信贷风险缓释 [5] 金融支持科创政策 - 推出债券市场“科技版”,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助力商业银行拓宽资金来源,激励加大科创领域投放 [6] - 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扩大规模至8千至1万亿,降低利率、扩大范围、保持贴息力度、优化流程,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 [6] 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提振消费 - 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获财政贴息,相关部门研究提高额度、延长期限,有望提振消费和修复银行零售信贷需求 [7] - 民生相关领域企业贷款获财政贴息,促进金融机构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服务供给 [7] 投资策略 银行风险化解成效显著,绝对收益可期,回报兼顾分红和估值回归逻辑,一是选业绩、分红、资产质量稳定、估值波动低个股获红利回报,二是选ROE高且确定性强、当前估值溢价低个股,其估值溢价有望回归常态 [9][10]
银行|风险化解成效显著,绝对收益空间可期
中信证券研究·2025-03-07 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