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法案的背景与诞生 - 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半导体短缺,暴露美国供应链脆弱性,高度依赖亚洲(尤其中国台湾和韩国)芯片制造能力 [2] - 《芯片法案》结合《无尽前沿法案》(1100亿美元基础技术投资)和《美国芯片法案》(520亿美元半导体制造补贴),于2022年8月签署 [3][4][5] - 法案核心目标:通过补贴吸引半导体制造业回流美国,解决供应链安全问题 [12][13] 法案推动的产业投资 - 截至2024年11月,促成37个项目总投资2720亿美元,创造36,300个直接岗位,叠加《通胀削减法案》后累计投资达3880亿美元 [5]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州三座晶圆厂总投资超650亿美元,创美国史上最大外资新建项目纪录,预计创造6,000直接岗位和20,000建筑岗位 [6] - 英特尔:四州布局超435亿美元投资,包括俄亥俄州200亿美元建厂(该州史上最大私营投资) [7] - 美光:纽约州200亿美元建厂,远期规划达1,000亿美元 [7] - 三星:得州170亿美元建厂,远期规划1,921亿美元 [7] - 德州仪器:得州和犹他州合计410亿美元投资 [8] 美国半导体产业现状与危机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90年16.1%降至2022年11.3%,半导体制造岗位30年减少68万个 [11][12] - 2020年美国芯片产能仅占全球12%(1990年为37%),台积电+三星垄断全球92%的10nm以下先进制程产能 [12] - 2020年芯片短缺导致汽车行业损失超2,100亿美元,通用汽车10万辆未完成车堆积 [13] 法案执行困境 - 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因文化冲突和工会抵制,5nm量产从2024年推迟至2026年,第二工厂延期至2027-2028年 [14][15] - 英特尔:2024Q2亏损16.54亿美元,股价跌60%,俄亥俄州工厂竣工推迟至2030年 [16] - Microchip首家退出法案,三星被迫接受在华扩产限制,设备商在华业务受阻 [17] - 补贴资金到位率仅43%,就业创造不足预期1/3 [21] 法案终结与替代方案 - 特朗普计划废除527亿美元补贴,转为关税基金施压企业回流 [1][21][22] - 台积电在无补贴情况下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使在美总投资达1,650亿美元 [21] - 欧盟警告美国关税政策或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碎片化 [22]
芯片法案,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