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芯片,新突破
半导体芯闻·2025-03-07 18:20
脑芯片技术进展 -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皮层内脑机接口(iBCI)芯片 通过监测神经元群局部场电位(LFP)而非单个神经元 显著降低功耗并简化硬件结构 [1][2][4] - 传统iBCI需持续监测单个神经元电信号 存在高能耗(需筛选背景噪音)和侵入性强(依赖深度穿透电极)的缺陷 [1][4] - 新系统通过检测15-35Hz频段LFP活动(运动意图特征频段)实现自动激活 动物实验显示其意图识别准确率接近传统方法 但功耗大幅降低 [4] 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 - LFP方法硬件复杂度更低 可能减少大脑组织瘢痕形成 延长植入设备使用寿命 [4] - 该系统使瘫痪患者能自主控制设备激活 无需依赖预设时间段 推动"自定进度"型iBCI发展 [5][6] - 研究团队正将LFP监测与单神经元数据融合 LFP用于系统激活 单神经元数据用于精细运动控制 [6] 研究验证与数据支撑 - 采用动物运动任务神经活动数据集验证 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生物医学电路与系统学报》2023年2月刊 [4] - 实验证实LFP方法在保持功能性的同时 电路记录需求比传统方法更简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