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合肥具备发展科创和产业投资的良好条件,正加速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多种创新举措培育完善科创金融生态,托起科创金融强磁场,有力助推城市科创实力跃升 [1][4][11]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完善科技金融等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1] - 合肥着力实施融资风险“有补偿”,为1.5万户企业授信超1288亿元,兑现风险补偿近9000万元,支持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产品,给予40%保费补贴,有效撬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2024年全市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达20% [4] 金融服务创新 - 合肥作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扩大科创金融有效供给,推动金融服务从“看资产”转向“看未来”,实施“共同成长计划”等创新举措 [1] - 创新推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资本金+差异化金融政策+自筹资金”多元化投资建设模式,5家银行机构为9项重大项目提供授信68.52亿元 [5] 特色服务品牌打造 - 合肥聚焦“科技金融”,打造“科创出题、金融答题”特色服务品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互动格局加速形成 [7] - 全市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43家,其中总部级科技金融中心13家,实现国有大行总行级科技金融中心全覆盖 [7] - 构建“基金丛林”,天使基金、种子基金、产业基金全链条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私募基金管理规模3年翻番,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总规模28亿元的S基金等 [7] - 构建225款“贷投债保”多方联动的产品体系,初创期、信用类产品均超75%,“共同成长计划”累计为3900户科技型企业授信超1200亿元 [7] 发展成果与目标 - 2024年科技贷款月均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户,总数248户、3年翻两番,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家,居全国第6、省会第2 [4][8] - 2025年目标迭代升级“创投城市计划”,扩大“共同成长计划”覆盖面,推广“贷投批量联动”等服务模式,全年贷款余额两位数增长、科技贷款增长20%以上,力争全市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突破4800亿元,力争上市(过会)企业8家 [8] 生态体系构建 - 整合金融机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动科创金融工作站县区全覆盖,首批工作站累计开展对接240次,为超300家企业提供授信近15亿元,科创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超4万笔、830亿元 [10] - 创新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设立全省首单上交所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专利、商标权质押融资额近三年累计近150亿元 [10] -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培训4500多名复合型人才,组建长三角地区首家资本市场学院,累计培训企业超10万家 [11] 城市科创排名 - 2024年11月末,合肥在全球科研城市中位列第15位,2024年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跃居第36位、前进4位 [11]
两会丨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罗云峰: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合肥全力写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证券时报·2025-03-07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