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银研究|行业点评】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差价结算稳定收益预期,开发运营策略主导竞争
招商银行研究·2025-03-07 17:45

核心观点 - 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改革标志着电力市场化进入新阶段,未来新能源电站投资收益模型将告别"可测"时代,开发运营策略成为核心竞争力 [1] - 政策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稳定投资预期 [8] - 市场化改革将推动新能源投资进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时代,促进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业态发展 [14][17] - 新老划断政策可能引发年内新能源项目阶段性抢装潮,全年装机节奏或呈"N"形走势 [18] 背景分析 - 新能源上网电价演变路径:从固定电价→部分保障性收购+部分市场化竞价→完全市场化交易,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已突破50% [2] - 成本驱动:2024年陆风/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分别降至3.0元/W和2.9元/W,相较火电已具备强竞争力 [4][5] - 消纳压力:2024年风光新增装机突破350GW,部分地区弃风弃光率回升,需市场化机制调节供需 [5][6] 政策解读 - 市场化机制:放宽现货市场限价(西北地区光伏现货申报价上限从脱硫煤基准价50%放松),缩短中长期交易周期 [8] - 保障机制:建立差价合约制度,2025年6月1日为存量/增量项目分界点 [8] - 存量项目:机制电量衔接原保障性收购政策,电价不超当地脱硫煤基准价 [11] - 增量项目:自行消纳电量免于竞价,电网消纳电量需参与机制电量竞价(比例上限<100%) [11][12] 行业影响 投资模式变革 - 现金流管理:需精细化测算资源禀赋、消纳条件、负荷匹配等10+项因子,中长期交易需提升发电功率预测精度 [14][15] - 降本路径:降低非技术成本(土地/接网/送出等)成为重点,设备端进一步降价空间有限 [16] - 增效手段:通过高效组件、大兆瓦风机、容配比优化等提升全生命周期发电量 [16] 新兴业态发展 - 储能政策:取消强制配储要求,转向市场化驱动,长期利好峰谷套利和辅助服务商业模式 [17] - 虚拟电厂:电力市场化改革将加速其参与灵活性资源调配的商业模式成熟 [17] 装机节奏变化 - 抢装时点:大型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或现"430抢装",集中式项目或现"531抢装" [18] - 全年走势:装机量可能呈现"N"字形,抢装后或现短期低谷,年底风光基地项目集中并网 [18] 竞争要素 - 开发策略:风光储协同开发、优化现货交易策略、提升市场分析能力 [15][19] - 运营能力:智能控制匹配负荷、功率预测、中长期购电协议锁定价格 [19] - 成本控制:设备技术成本与非技术成本双降,系统优化投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