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到10万,一夜爆火的Manus却不好用
盐财经·2025-03-08 18:06
Manus AI产品分析 - 自称"全球第一款通用AI Agent产品",性能宣称超越OpenAI同款产品[1][2] - 邀请码被炒至天价,最高达10万元级别[2][4] - 产品爆火原因:本土团队光环+市场对聚合式工具的迫切需求[4] 产品功能与定位 - 定位为"智能体"或"工具人",以大模型为大脑自主使用工具完成任务[6] - 主要工具包括浏览器工具、Python和命令行[11] - 通过HTML输出结果,采用前端技术模拟PPT等功能[13] - 界面设计简洁,思考-操作-交付层次清晰[7] 技术表现评估 - 在GAIA基准测试中宣称取得SOTA表现[7] - 实测显示幻觉严重,任务完成率低[6][19] - 浏览器工具能力有限,仅能完成58.1%任务(OpenAI数据)[17] - 缺乏真实API调用,常生成模拟数据[19] 产品局限性 - 浏览器工具无法处理反爬虫和人机验证网站[16] - 工具选择不当,如使用Next.js但无法部署后端[18] - 大模型与Python脚本混合操作易产生错误[21] - 未证明是真正的智能体,缺乏自主决策能力[7] 行业技术逻辑 - 智能体本质是大模型+虚拟机/计算机的执行系统[24][26] - "模型即产品"趋势:根据场景训练专用强化模型[28] - 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人-大模型-环境即时反馈的简洁模式[28] - 未来潜力:万物互联后可能颠覆多个行业[27] 市场策略 - 采用邀请码机制控制服务器负载[29] - 成功利用聚合思路和表现形式吸引关注[28] - 抓住市场对大模型工具化需求的时机[28] - 营销策略强调"本土团队"和后来居上概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