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充分发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牵引作用|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2025-03-12 18:56

文章核心观点 《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作出具体部署,既考虑年度预期目标,又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财政政策总量上支出强度加大、结构上优化、实施上注重系统集成,以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3] 分组1:财政政策总量情况 - 支出强度更加给力,4%赤字率为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以来最高水平,今年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券规模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逆周期调节力度明显加大 [3][4] -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000亿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合计新增政府债券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 [4] 分组2:财政政策结构情况 - 坚持有保有压,严控一般性支出,突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今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分别增长6.1%和5.9%,科学技术支出超1.2万亿元,增长8.3%,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领域支出也保持较高增幅 [6] - 一揽子化债方案取得积极成效,去年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政策实施后,地方共发行置换债券2.96万亿元,利率平均下降超2.5个百分点,今年2万亿置换债券额度尽早发行使用,叠加4.4万亿元新增债务限额,地方政府有更多财力空间 [7] 分组3: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 更加注重把握时度效,出台实施政策能早则早、宁早勿晚,注重抓好存量政策落实、推动政策效应持续有效释放,增量政策靠前实施,提高政策实效、增加可预期性和透明度 [5] - 更加注重系统性集成,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协同以及与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完善部门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确保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