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固态电池是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欧美厂商致力于开发大规模生产技术,加速性能验证,部分新兴企业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已进入样品交付和中试样品验证阶段,预估最快2026年左右量产第一代产品,但商业化初期面临产能扩充、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建立等挑战,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将成过渡选项 [1][4] 产业现状 - 固态电池为具备商业化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欧美厂商致力于开发大规模生产技术,加速车用固态电池性能验证 [1] - 2010年代中期法国Blue Solutions率先在欧洲将聚合物固态电池推向商业化,主要应用于商用车,在乘用车领域未取得商业成功,至今未有欧美厂商推出使用固态电池的量产车型 [1] 企业进展 - Factorial Energy、QuantumScape和SES AI等新兴企业开发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已进入样品交付和中试样品验证阶段,预估最快2026年左右逐步量产第一代产品 [1] - 截止2024年底,QS、Solid Power等17家欧美固态电池企业融资总额已突破42亿美元,部分厂商将研发成果扩大到中试规模,并与整车厂商合作进行装车测试,如Factorial Energy已交付样品给Stellantis和Mercedes - Benz等客户进行原型车辆道路测试 [2] 企业信息 |企业|总部|固态电解质|成立时间|投资者|电芯进展|能量密度| | --- | --- | --- | --- | --- | --- | --- | |Factorial|美国|聚合物/硫化物|2013|/|B样|391 Wh/kg| |QuantumScape|美国|氧化物|2010|/|B样|301 Wh/kg| |SES|美国|半回花|2012|/|B样|417 Wh/kg| |Solid Power|美国|硫化物|2011|Ford等|A样|390 Wh/kg| |Blue Solutions|法国|聚合物|2007|BOLLORE|量产(Gen1 - 3)|< 250 Wh/kg| |Solidion|美国|整合物复合|2015|/|A样|> 350 Wh/kg| |ilika|英国|氧化物|2004|/|Pre - A样|> 310 Wh/kg| |BASQUEVOI|西班牙|聚合物|2022|enagas等|A样|450 Wh/kg| |ION®|美国|氧化物|2015|/|A样|300 Wh/kg| |F 50 U THOR|比利时|氧化物|2021|LRM|Pre - A样|318 Wh/kg| |IONIC|美国|聚合物|2011|/|A样|400 Wh/kg| |Ampcera|美国|硫化物|2017|/|Pre - A样|> 400 Wh/kg| |其他|/|/|/|如Johnson Energy Storage等,电芯开发大部分还处于A样阶段|/|/| [2] 技术路线与挑战 - 欧美业者锁定聚合物或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为主的技术路线,正加速朝向中试推进,处于技术验证至量产转型的关键期 [3] - 固态电池商业化初期面临产能扩充、生产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建立等挑战,全固态电池有多项技术瓶颈待突破,半固态、准固态电池将成欧美企业过渡选项 [4]
研报 | 欧美车用固态电池验证加速,预计最快2026年逐步实现量产
TrendForce集邦·2025-03-13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