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猪产能传导链条及价格传导机制再复盘
对冲研投·2025-03-13 18:44

生猪周期的底层逻辑 - 生猪养殖周期和价格信号传导规律的核心逻辑链条为:养殖利润波动→产能调节决策→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仔猪供给→未来生猪供给调整→价格周期性波动 [2] - 猪周期的本质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与生猪价格之间的滞后性传导,根源在于生猪生产的长周期特性与供需错配 [3] - 生产周期链条从能繁母猪补栏到商品猪出栏需经历10-13个月完整周期,包括后备母猪培育(7-8个月)→配种妊娠(4个月)→仔猪育肥(6-7个月) [3] - 价格信号滞后表现为猪价上涨时养殖户补栏能繁母猪的决策需10个月以上才能转化为生猪供给增量 [3] - 供需错配循环表现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产能出清→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产能扩张"的循环 [3] 理论滞后性与实际验证 - 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会在10-13个月后反映到生猪供给和价格上 [5] - 能繁母猪存栏量与13个月后的生猪价格呈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75) [5] - 2019年非洲猪瘟导致能繁母猪存栏下降,累计降幅超35% [5] - 2021年三季度到2022年一季末能繁母猪累计降幅约8.5% [6] - 2022年12月到2024年4月低点能繁母猪累计降幅约9.2% [7] - 每轮能繁去化幅度均在8%以上,8%~10%的去化足以支撑新的一轮涨价行情 [8] - 能繁母猪存栏见底后约4个月生猪价格通常见顶 [8] - 新生仔猪到商品猪出栏需经历6个月育肥阶段 [9] 2025年生猪产能变化前瞻 - 截至2025年1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62万头,同比仍增长0.8%,达到官方设定的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4.1% [9] - 头部企业逆势扩产延续,温氏、神农、正邦等集团猪企2025年出栏目标较2024年继续增长 [10] - 2025年能繁母猪存栏预计将呈现"先稳后升"的格局,全年能繁存栏量维持在4000-4100万头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