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私有化部署浪潮下的AB面:警惕“信息孤岛”顽疾在AI时代复现|人工智能瞭望台
证券时报·2025-03-14 08:04

私有化部署的现状与趋势 - DeepSeek开源大模型在政府、金融、医疗等领域广泛采用私有化部署模式,典型案例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消防救援局、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等机构近期完成本地化部署[1][3] -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近60%企业选择在本地数据中心或私有云部署AI推理模型,凸显市场对私有化方案的偏好[3] 私有化部署的核心优势 - 数据安全:政务和企业敏感数据(如个人隐私、商业秘密)通过内部处理存储避免泄露风险[4] - 自主可控: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提升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4] - 定制化能力:可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调整模型,例如上海市消防救援局通过定制实现低延迟响应和网络安全性[5] - 金融、医疗等强监管行业更倾向私有化部署以满足合规要求[4] 私有化部署的潜在问题 - 市场碎片化:各部门/企业独立建设导致技术标准不统一,重复投入增加开发维护成本(如政务领域"信息孤岛"延续)[8] - 资源浪费:类比"自建锅炉"现象,智算中心利用率不足与硬件重复投资并存[9] - 抑制创新:企业聚焦项目订单而非核心技术研发,参考日本软件市场因外包服务主导导致创新乏力[10] 行业破局路径 - 数据端:政府与行业协会协同制定数据互通标准,鼓励行业巨头牵头构建共享模型[13] - 应用端: - 推行"公共云优先"政策,通过财税优惠(如算力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激励企业采用云服务[13] - 分阶段建设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行业云,发展混合云技术平衡效率与安全需求[14] - 医疗行业需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多技术整合等挑战以突破应用瓶颈[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