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之运 :恰逢第四次工业革命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2025-03-15 17:14

文章核心观点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剖析当下经济问题症结,提出短期预测和长期思考,认为A股市场受上市公司盈利和科技创新影响,中国不太可能走日本老路,应关注消费增长和科技创新,中央政府有加杠杆空间,AI带来新机遇 [1][2] 从资本市场透视宏观经济 - A股市场估值合理,风险偏好上升,但面临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等系统性风险,不过政府调控能力强,有效控制了风险 [5][6] - 2021年是大拐点,中华艺术品指数见顶后下跌48%,上市公司盈利也从该年最高点开始连续三年下降,希望2025年止跌回升 [7][8] - 2006 - 2016年连续五年盈利增速在20%以上的上市公司占比1.2%,2017 - 2024年降至0.8%,企业盈利能力受周期和发展模式影响 [11] - 中国证券化率低,是新兴市场;A股交易集中在300亿以下中小市值公司,但盈利占比仅13.2%,而美股交易集中在1000亿以上公司 [13][15] - A股中小市值公司估值不便宜,市场分化,强者更强,弱者估值更低;A股头部效应不明显,企业规模整体较小 [18][20] - 美股少数公司创造价值,企业做大做强离不开并购,但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动力弱,需思考并购效果,选股很重要 [20][21][23] - 市场结构不断迭代,A股有很多传统周期性行业,应平衡好追逐高科技和关注传统行业的关系,产业政策具前瞻性 [24][25][27] - 股市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晴雨表,A股市场表现受科技创新和科技类企业盈利影响 [2][28] 特朗普2.0的全球冲击 - 特朗普2.0对中国影响难预判,目前A股市场经受住考验,其政策会导致通胀和全球供应链扭曲,甚至经济衰退 [30][31] - 2025年美国最多还有1 - 2次降息,次数或因通胀控制情况减少 [32] - 特朗普内阁成员强大但可能存在争斗,马斯克推动政府机构改革,财政部长贝森特有系统思考能力,主张强势美元 [34][35][36] - 世界经济格局平稳靠中美,欧元区经济增速2025年或回升但增长潜力受限,日本面临挑战,全球经济充满变数 [37][38] 对准经济问题的靶心 - 中国不太可能走日本老路,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是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要重视提振消费难点 [40] - 中国经济曾靠“欠账式增长”和投资拉动,当前面临供给过剩、需求不足问题,提振消费应聚焦最终需求 [41] - 中国制造业强大且走向高端化是必然趋势,但有效需求不足与居民收入结构有关,房地产处于“均值回归”阶段,TMT行业对经济拉动超房地产 [42][44][45] - 中国产业政策成功,在新兴产业崛起中未错失机会,新三样全球份额领先,TMT产业链发展迅猛 [46] 政策预期 - 建议用中央财政逐步替代地方财政加杠杆,中央政府仍有加杠杆空间,可减轻地方债务压力,避免重复建设 [48][50][52] - 广义财政赤字率自2021年呈下降趋势,应增加中央财政举债力度,货币政策有空间,财税改革待推进,2025年政策乘数效应或提升 [49][52] AI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 AI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一部分,对各领域影响深远,中国在AI机遇中有举国体制和科创民营企业优势 [54] - 中国制造业积累将步入爆发阶段,AI增强A股市场信心,未来各行业都有崛起机会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