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曾经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的宜家如今处境不容乐观,定位纠结、过去的卖点成为软肋,仅靠餐饮和打折难以自救,需找回创新和品质优势 [2][8][64] 宜家在中国的现状 - 中国第一家宜家上海徐汇店闭店升级,此次改造距上次不到4年,闭店前有很多人排队捡漏 [4][5][6] - 放弃原本只开在郊区、只做大店的策略,努力发展电商,但2021年起陆续关闭多家门店,2024年收入从上一财年的120.7亿降至111.5亿 [7][8][9] - 2024财年近500款低价产品,部分进入十元商品区,全年砸超4亿元打折,低价商品销售额占比38%,销量同比增长超70% [10][23][28] 宜家用户定位争议 - 认为是中产定位,因其曾是“北欧生活方式”代名词,消费群体为追求品质与时尚的年轻中产,早期北京店开业火爆,中国曾是其收入前五市场之一 [14][15][17] - 认为是“穷鬼定位”,2023 - 2024年掀起降价潮,扩大降价范围,餐饮区也打折,低价商品销售表现好 [21][22][28] 宜家过去卖点成软肋 - 样板间神话崩塌,概念被后辈学习,年轻人在社交平台能看到更多装修风格且热衷分享“宜家平替”,其复杂动线遭人诟病 [36][37][38] - 供应链神话崩塌,全球统一设计 + 规模化生产模式在中国失灵,线上配送费高,2024年双11天猫家居销量排名靠后 [41][44] 宜家的自救措施及问题 - 餐饮引流,餐厅瑞典肉丸年销10亿颗,餐饮收入占总营收8% - 10%,但对大件产品销量提升作用不大 [49][50][51] - 开小店,2019年斥资100亿开展蓝盒子计划,部分店开业火爆,但购物体验感不好,上海精品店撤店 [53][55][57] - 存在迭代缓慢问题,固守北欧极简风,新品迭代慢,“中国定制”多在小件商品,核心大件家具创新滞后 [57][58]
暴跌10亿的「穷鬼鼻祖」,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
36氪·2025-03-17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