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 | 投资期限屡屡延期,多家美元基金或陷入“流动性危机”
Z Finance·2025-03-19 11:41
文章核心观点 几年前投资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如今面临困境,收益减少且投资期限临近,多家基金商谈延长投资期限,行业还面临费用、募资困难、投资者利益不一致等问题,但中国本土人工智能企业崛起或带来积极影响 [1][2] 行业现状 - 2020 - 2022年高峰期,总部位于中国的美元私募股权基金筹集超2600亿美元 [4] - 2024年的五年间,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筹集资金占亚洲总额从超一半降至19% [12] - 2021年62家中国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筹集172亿美元,占亚太地区总额60%;去年11家基金筹集13亿美元,占比28% [11] 基金困境 - 中国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估值下滑,给基金回报造成压力 [5] - 基金在中国找投资目标时间长,缺乏明确退出路径 [7] - 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利益不一致,LP为延长投资期限会协商降低管理费 [9][10] - 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经理筹集新基金资金更困难,未来赚取费用将减少 [11] - 北美养老基金撤出,地缘政治紧张使大型投资者观望,资金池萎缩 [13] - LP之间在决定是否延长投资期时有不同目标,存在分歧 [14] - 基金难以通过二级市场出售资产,与买家存在定价分歧 [14] 具体案例 - Tencent Plus Partners商谈延长旗下一只基金投资期限一年,此前至少已做过一次,该基金主要支持者包括CPPIB [5] - 真格基金将旗下一只美元基金投资期限从三年延长两年 [6] - 源码资本因投资者兴趣低,将融资目标减半至约1.5亿美元 [14] 积极因素 中国本土人工智能领军企业DeepSeek崛起改善投资者情绪,推动科技股上涨,或对私营公司估值产生积极溢出效应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