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老龄化加速背景下社会保险基金对财政补贴需求持续上升,成为财政加杠杆的约束之一 [1][2] - 2013-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增长主要依赖财政补贴支撑,财政补贴占比从5.3%升至8.8% [1][4] - 财政补贴集中在基本养老保险(72.1%)和基本医疗保险(27.7%),对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补贴仅25亿元 [5] - 财政补贴存在城乡差异:城镇居民以养老为主(职工养老保险月均3742元),农村居民以医疗为主(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223元) [6] 财政补贴结构分析 - 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17511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占44.2%、机关事业单位34.2%、城乡居民21.6% [5][6] - 基本医疗保险补贴6613亿元,98.2%投向城乡居民,仅1.8%用于城镇职工 [6] - 剔除财政补贴后,2019年起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超1万亿元 [7] 未来压力三大来源 - 人口老龄化:老年抚养比从2014年13.7%升至2023年22.6%,2060年预计达53.1% [8] - 棘轮效应:城乡居民养老金若翻倍至446元/月,年支出将增加4621亿元(占财政支出1.7%) [9] - 地区/品种失衡:广东等三省占全国养老保险结余49.5%,黑龙江结余仅够支付1.1个月 [12][13] 增速与缺口测算 - 2014-2023年养老保险补贴年均增长15.5%,远超名义GDP增速(7.8%)和财政支出增速(6.8%) [14] - 研究显示2020-2035年养老金累计缺口将达26-30.3万亿元,即使按9.1%投资回报率测算 [9] - 养老保险断缴人数从2011年2956万增至2022年6325万,遵缴率下降至80.8% [11] 资金使用效率 - 2023年末各险种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医疗保险20.4个月最优,养老保险13.7个月 [12] - 失业保险领取比例从2011年21.4%跳升至2023年32.8%,反映就业市场压力 [10]
李迅雷专栏 | 依据社保缺口测算未来财政支出力度
中泰证券资管·2025-03-19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