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金《秒懂研报》 | 新能源重卡:破局之路在何方?
中金点睛·2025-03-22 13:05

新能源重卡快速上量的背后 - 2023年补贴政策退场后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在5%上下波动但2024年10M24上牌量同比大增143%达57万辆渗透率提升至119% [3] - 碳酸锂价格进入10万元/吨低位区间叠加中游材料降价电池成本稳定电动重卡售价较2022年回落同时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倾斜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凸显 [4] - 上游锂电供应链与下游补能设施完善使电动重卡技术成熟度高于混动/氢能路线10M24电动重卡占比达93%其中充电式与换电式占比分别为62%和38% [5] - 经济性与政策双重驱动下2024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有望突破10%临界点进入S型增长曲线加速阶段 [6] 新能源重卡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三大梯队:工程机械背景厂商(徐工、三一)凭借客户协同与金融政策占第一梯队份额各约15%传统商用车厂(一汽、重汽)为第二梯队份额5-10%新兴新势力采用轻资产模式逐步提升知名度 [7] - CR5集中度50-60%波动9M24徐工(171%)、三一(166%)领跑一汽解放(98%)、中国重汽(91%)增速显著 [8] - 行业转型需强化运营及生态构建能力传统能源厂商面临多维挑战 [7] 新能源重卡的发展趋势 - 细分车型中搅拌车(485%)、自卸车(245%)因短途运输需求新能源渗透率领先牵引车在短倒/封闭园区场景优势明显但长途可靠性待提升 [9][10] - 中期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超25%搅拌车、自卸车及短途牵引车具备中高渗透潜力 [11] - 区域分布集中于重工业城市如唐山(266%渗透率)、成都(249%)政策与产业需求驱动未来将向全国拓展 [12] 新能源重卡的盈利模式 - 盈利拐点从成本端转向价格端:碳酸锂降价降低电池成本但外采零部件增加规模效应摊薄固定成本 [13] - 终端价格竞争激烈但电动智能化带来全产业链价值重估物流效率提升与出海(如海外交付)成为新增长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