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客专栏 | 京津冀铁矿石产业链调研成果总结
对冲研投·2025-03-25 20:28

调研背景 - 国内钢铁行业供需压力较大 终端建材需求未启动 市场对用钢需求回落预期未转变 [1] - 2025年GDP发展目标"5%左右" 赤字规模达5.66万亿 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规划符合预期 安排3000亿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2023年至今制造业用钢需求贡献较大增量 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利用率低问题 可能抑制2025年制造业投资意愿 钢材出口存在不确定性 [1] 钢厂运营与衍生品策略 - 大型民营钢厂生产利润在200元以内 现金流压力不大 板材需求较好 终端客户占比60% 贸易商占比40% 长协占比70-80% 冷轧订单接至6月份 [2] - 海外反倾销影响较小 二季度板材需求旺季 一季度一般 终端建材资金到位较差 需求启动较迟 [2] - 海外铁矿供需成本线在90美金附近 国内精粉边际成本线相近 焦煤后市不看好 蒙煤增量较多 山西部分民营煤矿亏损可能减产 [2] - 钢厂灵活使用铁矿掉期和连铁 认为矿价在90-120美金宽幅震荡 90美金附近买入保值 高位卖出降低长协矿采购成本 [3] - 采用双卖策略 使用期货期权、掉期和场外期权建立虚拟库存和锁定利润 [3] - 粗钢压减政策长期确定但短期执行受地方经济制约 若落地矿价区间在85-115美金 短期有成本支撑 [3] - 中小型民营钢厂利润在150元左右 衍生品使用分自营和套保两条线 套保结合现货 包括累沽累购期权配合采购销售 自营涉及单边、期权和掉期 [3] - 不看好今年钢材绝对价格 但看好钢厂利润 认为下半年有望扩至400元左右 考虑做基于利润头寸的场外期权策略 [3] - 行业下行周期利润压缩波动率下行背景下 钢厂采用复杂场外期权策略增厚利润 [4] 铁矿石贸易与市场 - 2024年全球铁矿供需宽松格局显著 中小型贸易商贸易量降低 中大型维持较高水平 [5] - 铁矿基差处于偏低水平 基差贸易较难开展 龙头贸易商基差贸易量减量 [5] - 2025年主流矿预计有增量 非主流矿变化大 普氏低于100美金时印度矿发运降低 进口量持续低位 [5][6] - 钢厂有利润不太愿意使用印粉 贸易商主推委内瑞拉粉 报价普氏指数减4美金左右 [6] - 新加坡铁矿掉期持仓和成交增长 场内电子盘占比回升 大型国有贸易商海外掉期和国内期货使用比例占50% [6] - 采购美金货贸易商使用掉期锁定成本比连铁有优势 计价方式和现货联动更方便 [6] - 贸易商认为国内铁矿供需宽松格局暂难改变 但短期矿价难大幅下跌 4、5月份需求可能达高点 铁水预计235-240顶部 短期有支撑 [6] 终端需求与建筑行业 - 2025年地产和基建用钢需求不乐观 1-2月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达30% 2024年地产和基建贡献用钢减量 [7] - 中小型建筑企业新订单显著下滑 市场需求低迷 地产基建投资低迷 去年部分款项未结清 同行企业停滞或转型 不储备钢材库存随项目采购 [7] - 对后市悲观 全年订单可能同比大幅降低 [7] - 2025年至今铁水产量同比增2.6%/500万吨 粗钢产量同比增1.1%/250万吨 建材表需同比增3.3%/260万吨 非建材表需同比增7.2%/700万吨 粗钢消费量同比增5.8%/930万吨 钢材总库存同比降低 [7] 其他调研对象 - 国内矿山企业原矿产能在200万吨 铁精粉设计产能70万吨 品味66%以上 安全环保检查较严 全部采用自有矿山生产 [8] - 铁精粉总成本700元/吨左右 前几年成本600左右 销售钢厂占比70% 贸易商占比30% [8] - 废钢加工企业通过采购或加工赚取差价 不同区域废钢行业存在差异 如新疆搜集成本较高 机械加工和拆迁是重要产出方式 但拆迁减少产出减少 长期增量有限 [8] - 仓储企业提供钢材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等服务 年吞吐量超1800万吨 是唐山地区最大钢材物流仓储配送集散中心 业务模式收取管理或服务费 [8] - 钢厂造球厂总投资超20亿元 获批产能1000万吨/年 一期生产固定品味62%球团 下游客户集中于唐山地区 [9] - 销售定价以铁精粉价格为基准 出厂价加成120-130元/吨 运费视距离唐山基准45元/吨 结算货到付款回款周期一周 定价自主报价参考周边价格 长协销售占比低 [9] - 下半年供应端难明显增长 承德地区供应持续偏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