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股市场与港股配置 - 开年以来港股已迈入技术性牛市,A股整体处于震荡 [1] - 南下资金流入汹涌,开年至今净流入近4000亿港元 [1] - 港股应在中国股票资产中占据40%-50%的合意比例,机构投资者仍有较大增配空间 [1] 美股策略 - 特朗普关税政策立场松动,Trump Put和Fed Put端倪初现 [3] - 美联储三月议息会议提及通胀过渡性特点,或为降息铺路,同时放缓缩表步伐 [3] - 标普500和纳指100估值较2月中旬明显收窄,科技股或迎技术性反弹 [3] - 中期需警惕特朗普贸易摩擦升级、美联储政策演变及财政X-date扰动 [3] 银行理财发展 -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扩大,代销渠道拓展,中小银行面临转型压力 [5] - 《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出台,银行理财竞争将呈现"渠道为王"与"产品为王"双轨格局 [5] 流动性格局与债市 - 央行构建差异化流动性管理体系,资金面预计维持"紧平衡" [7] - 长债利率下行胜率边际改善,但短期或维持震荡 [7] 财政数据 - 2025年1-2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税收收入重回负增长,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速分别为1 1%和-10 4% [10] - 财政支出序时进度较快,社保、就业及科教文卫支出增速较高,基建支出增速较低 [10] - 政府性基金收入延续双位数下降,地方专项债发行节奏偏慢 [10] 可控核聚变 - 行业政策信号将不断明确,或有顶层设计或支持资金预期 [12] - 市场存在认知差,大量订单将进入集中兑现期 [12] - 核聚变为AI衍生概念,与三代核电及军工材料公司业务重叠,估值合理 [12] 欧洲储能 - 德国通过5000亿欧元财政支出法案,其中1000亿欧元注入气候与转型基金 [13] - 德国光伏补贴新法打开电价套利空间,储能弹性提升 [13] - 法案落实有望开启欧洲光储复苏周期,带动国内企业业绩改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