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有序减少消费限制,全面解除汽车限购何时行?
券商中国·2025-03-26 14:15

汽车限购政策现状与影响 - 当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 导致市民购车指标"久摇不中"现象突出 以北京为例 2024年12月第二期普通小客车指标摇号中 66.3万个家庭与266万个人竞争仅9600个指标 家庭中签概率不足1% 个人低至千分之一 [1][3] - 截至2022年年初 全国八个限购地区被限制的购车需求超过780万辆 限购政策最大负面影响是限制数百万辆汽车消费需求 [3] 政策调整方向与潜在经济效应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 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 [2] - 专家测算若全国取消汽车限购 五年内每年新增汽车消费100万辆以上 每年拉动社零增加0.5% GDP增加0.3% [2][4] - 限购松绑已形成社会共识 但全面取消可能不现实 需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被限制的牌照需求或有半数转化为实际销量 [4] 地方优化措施与国际经验借鉴 - 杭州2023年增设"久摇不中(72次及以上)"指标 北京多次向无车家庭定向增发新能源指标 2025年将公布4万个按积分排序入围的家庭指标 [5] - 东京都市圈面积与北京相当 2020年机动车保有量1623万辆(北京2024年为788.2万辆) 其中心区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达51% 汽车出行仅8% [7] - 新加坡实施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一年后 日均交通量减少15% 高峰时段减少16% 可作为解决拥堵的参考方案 [8] 汽车后市场发展潜力 - 美国汽车改装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 日本2017-2021年改装车市场规模从48亿增至60亿美元 年均增长5.3% [9] - 中国汽车改装市场受政策限制较大 主要集中在传统汽车领域 未来政策松绑后市场规模有望达千亿人民币级别 [9] 服务消费领域限制与改革 - 部分城市存在车牌供给和购房资格限制 抑制大宗消费 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可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培育优质供给 [10] - 中国服务消费占GDP比重较低 尤其在医疗保健、社工社保、文娱休闲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