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职业的演变与现状 - 传统董秘角色定位为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高管,负责股东大会筹备、信息披露及股东资料管理等合规事务 [4] - 2022年后VC/PE行业下行周期促使大量投资人转型,董秘职位开始"下沉"至初创公司,职能从"规范上市辅导"转变为"完成早期融资" [6][7] - 行业出现"强董秘"与"弱董秘"分化:强董秘深度参与公司战略与业务决策,弱董秘仍以基础融资协调为主 [10][11] 投资人转型董秘的驱动因素 - VC/PE行业裁员潮导致从业者寻求转型,董秘成为能复用投行技能的职业选择 [7] - 部分投资人通过董秘职位积累实业经验,为未来晋升基金合伙人铺路 [12] - 初创公司看中投资人产业洞察能力,将其融资经验转化为公司商业化能力 [10][11] 市场供需变化与薪酬现状 - 上市公司董秘平均年薪75.89万元,超1050名董秘年薪超百万,但北交所上市公司董秘平均薪酬仅46.63万元 [12] - 转型投资人普遍面临降薪,强董秘需承担更多职能但薪资未显著提升 [13] - 初创公司董秘职位存在"3个月完成首轮融资"等非标要求,实际可行性存疑 [15] 职业适配性与行业争议 - 投行背景人士更适合IPO阶段公司的董秘职位,能主导资本运作及合规整改 [15] - 部分从业者认为投资人缺乏企业实操经验,难以理解复杂商业决策逻辑 [16] - 优秀董秘需兼具业务灵活性与财务底线意识,与风险投资者的决策模式存在本质差异 [16] 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 投资人转型加速董秘职能进化,形成更灵活的"职业经理人"资源流转体系 [11] - 初创公司与投资人的双向选择可能推动创投市场成熟化,但需解决薪酬体系与职能边界问题 [11][13]
「招聘董秘,要求3个月搞定融资」
36氪·2025-03-27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