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事件概述 - 2025年3月,比亚迪和小米集团在港股市场进行大规模配售融资,比亚迪融资435.09亿港元(约408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融资425亿港元(约397亿元人民币),合计融资860亿港元(约805亿元人民币)[1] - 两场融资均发生在公司市值突破万亿港元大关之后,被视为资本市场“双雄会”[1] 天时:市场时机与融资特征 - 比亚迪配售创全球汽车行业近十年来最大股权再融资纪录,也是香港市场有史以来规模第二大闪电配售,配售价335.2港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折让7.8%[4] - 小米集团配售8亿股,占已发行股本3.2%,配售价53.25港元/股较5日均价折让6.3%,较公告前一日收盘价折让6.6%[4] - 小米集团采用“先旧后新”方式提升流程效率,旨在抢占市场时机[5] - 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超25%,日均成交额逼近2021年牛市水平,为融资提供良好环境[5] - 2025年初至3月27日,比亚迪A股和H股分别上涨36.74%和52.81%,港股总市值12588亿港元;小米集团股价累计上涨49.86%,市值达12983亿港元[6][7] 地利:资金需求与战略布局 - 截至2024年末,小米集团账上现金及等价物、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短期投资合计1140.34亿元,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当期到期部分133.27亿元,流动比率1.28、速动比率0.93,均为2017年以来最低水平[9] - 小米集团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至272亿元,但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经调整净亏损为62亿元,配售资金将用于业务拓展、技术研发及市场扩张[10] - 截至2024年末,比亚迪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2.5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09.39亿元,但应付供应商账款与票据达2440.2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4.64%[9][10] - 比亚迪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如固态电池、智能化技术)、海外业务扩张(如工厂建设、渠道布局)及补充营运资金[10] 资本运作经验 - 王传福资本运作经验丰富,比亚迪在港股完成两轮IPO和五轮配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突破千亿港元,其中2021年配售募资合计437.25亿港元;在A股市场累计直接融资规模620.95亿元人民币(约665亿港元)[11] - 雷军先后将金山软件、金山办公等企业送上资本市场,2018年小米集团港股IPO融资360.45亿港元,2020年12月以23.70港元/股价格配售10亿股融资237亿港元[12][13] 人和:中介机构与投资者 - 比亚迪配售协调人为高盛、瑞银及中信里昂证券,招银国际为牵头经办人,订单实现数倍超额覆盖,吸引全球顶级长线、主权基金及中东战略投资人参与,阿联酋Al-Futtaim家族办公室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交易[15] - 小米集团配售协调人为高盛、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市场消息称投资者兴趣是配售规模的数倍,且引发纯多头投资者和主权财富基金浓厚兴趣[15][16] - 以比亚迪股份最新收盘价407.4港元/股计算,参与此轮配售的投资者已浮盈21.59%[17]
雷军与王传福,又“融”在了高点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3-28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