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I行业前景广阔,但CoreWeave的IPO表现平淡主要源于其自身特有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问题,而非代表整个AI行业的前景 [1][5][7] - 投资者不应因CoreWeave的IPO失败就否定AI技术的影响,AI技术的变革性与相关公司的投资价值需分开评估 [29][32] CoreWeave IPO表现与市场定位 - CoreWeave是自ChatGPT推出以来首家公开上市的"纯AI公司",但其IPO未达预期,募资规模从计划的40亿美元缩减至15亿美元,估值从350亿美元降至约190亿美元 [2][5] - 交易首日股价从每股40美元的发行价下跌后恢复,最终维持在发行价附近波动,表现低迷 [5] - 其他"纯正"AI公司如OpenAI和Anthropic仍是私人公司,而受益于AI的科技巨头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4] CoreWeave商业模式与财务风险 - 商业模式高度依赖债务,已借款80亿美元用于租赁数据中心和配备英伟达GPU,面临高额利息支出,预计2025年债务服务费用在10亿至17亿美元之间 [7][8][9] - 公司正以惊人速度烧钱,去年业务产生27.5亿美元现金,但花费87亿美元用于租赁和购买GPU,并承诺投资近100亿美元于新数据中心项目 [16] - 收入严重依赖两大客户,微软和英伟达在2024年贡献了其收入的超过75%,其中微软占60%但已开始减少支出 [20] 资产结构与运营挑战 - 公司持有26亿美元的长期运营租赁付款义务,加权平均租赁期限为9年,2024年底需支付2.13亿美元租赁费用 [15] - GPU资产快速贬值,现有大部分为2022年推出的Hopper系列,正被性能更强的Blackwell系列取代,导致Hopper芯片租赁价格在过去一年大幅下降 [10][12] - 债务工具中的契约条款规定随着折旧费用增加,公司需支付的费用也上涨,若采用更现实的折旧时间表,芯片价值可能在三年内完全折旧 [12][13] AI行业实际采用与前景 - 企业AI采用情况良好,微软和谷歌云的云收入去年均增长30%,AWS增长约19%,公司高层表示部分增长来自企业采用AI [27] - 科技巨头正大力投资自建数据中心,微软预算800亿美元扩展容量,预计科技巨头今年将在美国投资至少3000亿美元,减少对英伟达GPU和CoreWeave等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27][28] - DeepSeek等公司展示了以更少计算硬件构建先进AI模型的能力,这可能降低对GPU的需求,但另一方面,AI推理过程也可能需要更多计算能力 [31][32] AI模型公司的盈利挑战 - 基础模型公司面临盈利难题,创建前沿模型成本高昂且能力易被复制,导致每个token价格急剧下降,模型出现商品化趋势 [32] - 拥有更具防御性商业模式和定价权的是在基础模型之上为特定行业垂直领域构建应用的公司 [32] - 历史上铁路、民航、互联网等技术在改变社会的同时,推动技术发展的许多公司是糟糕的投资,AI可能也不例外,但技术本身的变革性不应被否定 [32]
美国纯血AI公司IPO表现不佳,市场进入冷静期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03-30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