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市场 - 中泰证券看好小市值科技股的持续性,认为其受益于龙头资本开支和地方新质生产力投资,年内有望释放业绩弹性,若科技行情松动则股息资产将受益 [3] - 国海证券指出金融与科技可能是指数冲关最受益方向,参考历史冲关案例需具备政策、货币或基本面强复苏之一,年中中美货币共振宽松概率较大 [4] - 华泰柏瑞基金认为4月财报季盈利定价权重或提升,经济环比改善及政策驱动下新兴成长类资产关注度有望上升,利率下行则红利现金流板块受益 [5] - 万得全A指数周跌1.29%,近一月跌2.28%,年内涨2.77%,创业板指近一月跌幅达5.69% [6] 消费与医药 - 汇添富基金预计消费估值修复将受政策支持,包括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年减息1500亿元)、3000亿特别国债及地方生育补贴(呼和浩特三孩补贴10万元) [9] - 银华基金指出AI制药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3.8亿美元,预计2026年达29.94亿美元,CAGR为30.47%,AI正重塑创新药研发生态 [10] - 中庚基金认为医药领涨因中国创新药全球竞争力提升及政策支持,计算机板块领跌则因AI服务器出货预测下调(高盛从3.1万台调至1.9万台)冲击算力租赁逻辑 [11] - 医药生物板块周涨0.98%,年内涨3.53%,PE-TTM分位24.23%属偏低估 [12] 宏观与固收 - 鹏华基金判断国内经济弱复苏,地产寻底叠加海外贸易政策不稳定或拖累出口,货币政策均衡宽松,财政力度加大但基建增速难显著提升 [17] - 博时基金认为长债受基本面支撑,房地产修复偏慢且外需回落压力显现,若二季度央行进一步放松短端利率将打开长债空间 [18] - 中金公司指出MLF净投放释放边际放松信号,但克制态度或致长端利率窄幅波动,美式招标标志MLF政策利率属性退出 [19] 资产配置 - 国联民生证券建议震荡市中采用杠铃策略,均衡配置科技/顺周期与红利方向,关注政策催化板块并回避高位题材补跌风险 [21][22] 市场数据 - 恒生指数年内涨16.78%,恒生科技涨23.24%,标普500年内跌5.11%,纳斯达克跌10.29% [8] - COMEX黄金年内涨18.06%,ICE布油跌2.81%,美元指数跌4.10% [8] - 行业表现分化:有色金属年内涨12.96%(PE分位18.04%),汽车涨12.30%(PE分位62.90%偏高),计算机板块周跌4.89% [14][15]
机构研究周报:盈利定价权重或提升,基本面对长债仍有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