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死突围:新能源资金链隐忧与出海重压
高工锂电·2025-03-31 18:38

哪吒汽车债转股与自救举措 - 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签署超20亿元债转股协议,覆盖总负债20%-25%,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1][2] - 公司2024年亏损扩大至45亿元,总负债近百亿元,其中60%-70%为应付供应商账款,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20亿元[2] - 南宁、宜春工厂因资质问题关闭,桐乡工厂因零部件短缺停工,海外业务受波及[2] - 内部管理层动荡,CEO张勇转任顾问,CTO戴大力离职,智驾负责人王俊平加入商汤[2] - 获得泰国金融机构100亿泰铢(约21.5亿元)授信,计划7月启动哪吒X东南亚本地化生产[7] 新能源行业周期交替特征 - 行业处于新旧周期交替阶段,企业通过出海、融资、管理改革应对上一轮价格战遗留问题[1][4] - 锂电产业链企业集中调整战略:格林美23位高管职务变动,赣锋锂业聚焦降本增效,多家企业赴港二次上市[4][5] - 格林美形成"1+7"决策小组,提升效率,同时出售非核心资产聚焦动力电池回收业务[5][6] - 赣锋锂业计划通过节能降耗、智能化改造提升人工效率,目标降低采购成本[6] 新能源产业链出海趋势与挑战 -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突破200万辆,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8] -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产能爬坡,预计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8] - 出海面临三重阻力:美国对华汽车关税25%、锂电池综合税48.4%,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税最高37.6%,巴西征收10%关税[10] - 欧盟《电池法》要求2027年起出口电池需持有"电池护照",中国企业需建立碳足迹追溯体系[10] - 行业探索技术授权、ESG管理等创新出海方式,并推动碳足迹国际互认[11] 产业链资金链与战略转型风险 - 债转股虽缓解部分压力,但百亿债务下资金链问题仍顽固[4] - 海外建厂成本高企,资金回笼周期长,企业需平衡扩张与现金流安全[10][11] - 行业需警惕三角债问题,避免应收账款激增导致资金链断裂[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