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投资策略 -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最高上涨39%,估值快速修复后进入休整期 [1] - 驱动后续上行的因素包括:大模型技术进步、一季度业绩超预期、AI应用落地、全球投资人增配中国资产 [1] - 创新药、AI+医疗等领域可能出现投资机会,恒生科技回调带来中期买点 [1] 港股市场分析 - 恒生科技自3月19日累计下跌11.6%,但短期扰动不改全年反转行情 [3] - 港股对美营收敞口较低,"对等关税"实质性冲击有限,2025年业绩预期小幅上修 [3] - 恒指和恒科动态PE分别为10.3倍和17.5倍,相较阶段性高点回调5%和10%,估值性价比显著 [3] 制造业PMI数据 - 3月制造业PMI低于过去5年均值,生产端和需求端小幅回落 [6]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行业景气较好,小型企业PMI显著回升 [6] - 非制造业景气下降,服务业和建筑业PMI较历史同期差距扩大 [6] 国有大行注资 - 四大行通过发行A股募资5200亿元,财政部认购50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7] - 注资有助于防范净息差收窄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7] 医疗健康产业 - 2025Q1医疗健康产业呈现需求或业绩修复趋势,收入端受商保拉动,利润端受益于集采政策优化 [8] - 板块估值迎来重估,全年收入、利润、现金流预计稳健修复 [8] 计算机行业 - 2025Q1计算机行业收入稳健增长,算力、信创、AI应用方向表现优异 [10] - AutoGLM沉思版对标OpenAI DeepResearch,具备浏览器操作和复杂任务拆解能力,加速行业降本 [11] 美股财报回顾 - 标普500 24Q4营收与盈利同比增长5.1%/14.8%,大金融板块业绩超预期高增 [12] - 2025年盈利增长预期为9.9%,受关税冲击的行业业绩预期下修,金融行业展望向好 [12] 农药行业 - 中国农药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压力,龙头企业加速农药制剂出海 [15] - 出海业务具备登记、渠道、品牌等壁垒,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助力份额提升 [15] 债券型互认基金 - 《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放宽客地销售比例限制,优化投资类型及管理职能 [16] - 政策助推互认基金热度抬升,满足内地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16] 新股发行 - 2025年3月新股发行规模同比上升24%,打新收益回暖 [14] - 2~5亿元规模A类账户3月网下打新收益约0.17%~0.36%,2025年以来收益0.42%~0.92% [14]
晨报|港股回调/3月中采PMI
中信证券研究·2025-04-01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