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
半导体芯闻·2025-04-02 18:50

RISC-V架构发展机遇 - RISC-V架构自1980年提出后历经40余年发展,从SPARC到Arm再到RISC-V,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1] - RISC-V的推出源于帕特森教授团队无法为特定目的定制芯片的研究需求[1] - 睿思芯科创始人谭章熹作为帕特森教授唯一中国大陆体系架构学生,在国内RISC-V推广中扮演关键角色[1] 睿思芯科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8年,定位国内自研高端RISC-V芯片,所有代码由中国工程师完成[3] - 产品线从AIoT芯片(Pygmy系列)演进至高算力处理器(八核至32核),每年推出一款新品[3][4] - 已布局37项RISC-V发明专利,覆盖超标量向量架构、异构互联等核心技术[5] 非X86服务器市场前景 - IDC预测2028年非X86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00万片,其中RISC-V架构贡献100万片,对应数十亿美元需求[4] - 睿思芯科瞄准高算力赛道,通过架构创新应对供应链风险,形成服务器级CPU设计优势[4] 灵羽处理器技术突破 - 中国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采用"一芯双核"异构设计(32CPU+8LPU),专为大模型推理优化[7][8] - 支持DDR5/PCIe 5.0,实现320核高密度算力、8卡GPU直连等场景,TDP表现优于竞品[8][9] - 集成动态供电管理技术,能耗比行业领先,单核性能达国产同类产品巅峰[8] 生态建设与商业化进展 - 已构建50+合作伙伴生态,覆盖器件厂商、整机OEM(如联想、三诺)及系统软件[9] - 兼容openKylin/Fedora等主流OS,支持机器学习框架、虚拟化等复杂场景部署[10] - 计划通过定制化设计实现每年芯片性能翻番,2022年起已连续达成该目标[11] 行业趋势判断 - RISC-V将在开源大模型时代成为主流算力支撑,类比X86之于PC、Arm之于智能手机[11] - 公司认为指令集架构与应用场景强相关,当前正迎来RISC-V的黄金发展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