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采取"普征+个别国家和地区单独加征"组合策略: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4月5日生效),并对越南(46%)、中国大陆(34%)、韩国(26%)、日本(24%)、欧盟(20%)等单独加征更高关税(4月9日生效)[2] - 对华实际关税税率达54%(20%原有税率+34%新增),超出市场预期,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商品关税豁免(5月2日起征30%或25美元/件,6月上调至50美元/件)[3] - 东南亚国家加征幅度显著:柬埔寨(49%)、老挝(48%)、越南(46%)、缅甸(45%)、泰国(37%)、印尼(32%)等东盟9国被纳入名单[3] 对国内出口及政策影响 - 出口承压测算:54%关税或拖累全年出口增速8-9个百分点,2月出口同比已下跌3%,集装箱运价指数持续下行[4] - 转口贸易渠道受冲击:2018-2019年部分企业借道东南亚规避关税,此次东南亚多国同步加征将削弱该渠道[4] - 内需政策加码方向: - 财政前置发力:一季度政府债净融资超4万亿,专项债向基建、新兴产业及消费补贴倾斜[5] - 货币宽松预期: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定向支持绿色经济、科技及小微企业[5] - 产业与消费联动:加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布局,通过收入提升和补贴刺激消费[5]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影响 - 通胀压力:加权平均关税提升17.9%或推升PCE 1.8%(耶鲁研究显示关税每升1%对应PCE升0.1%)[6] - 谈判窗口存在:泰国、韩国已启动谈判,最终税率可能部分豁免或下调[6]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纳指期货跌4%,市场定价年内3次降息,但实际降息或需等待就业数据恶化[6] 大类资产走势展望 - 国内股债:风险偏好回落,一季度股强债弱行情或休整,因基本面预期转向清晰、流动性小幅放松及关税冲击[7] - 黄金:短期因避险情绪推升,但后续或呈先高后低节奏,取决于关税博弈结果及不确定性消退[7][8] - 人民币汇率:短期在7.3附近震荡,美元指数走弱及央行稳汇率政策形成支撑,但经常账户韧性面临挑战[9]
大类资产|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四问四答
中信证券研究·2025-04-04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