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熬过4年“深水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04-06 21:01

以下文章来源于建国路128号 ,作者林潇lx 建国路128号 . 宏观切入,微观引出,从系统到局部,从深度到通俗。 作者 | 林潇 来源 | 建国路128号 导语 :一名私募研究员曾吐槽创新药"涨如蜗牛爬树,跌如蛤蟆坠井"。 创新药,一个圈内圈外都是又爱又恨的概念。 爱是因为,每年年终各医药媒体拉出来的全球药品销量TOP 100,排在前几的动不动就是200、300 亿美刀的单品,总是跟你熟悉的那家公司的产品很像。稍微差一点的,也有个大几十亿美刀。中国 不缺技术,不缺市场,再怎么也能复制一部分到国内吧。 恨是因为,怎么国内的公司一做这个,就要考虑许许多多的"国情",要么是竞争激烈,什么"PD-1 洗澡"、"Claudin18.2拌饭",一个单品拉出来有100家竞争的。 要么就是医保局的灵魂砍价,甚至跟创新没关系的集采隔三岔五也来插两刀。再要不就是临床数据 失败、高管减持、对岸加息、反腐运动...... 作为一个高波动率的二级子行业,恨不得内外部环境打个喷嚏,股价动不动就20%、30%的跌给你 看,尤其是扎堆比较多的港股biotech。 一个从私募的医药研究员朋友曾经是这么吐槽创新药板块的:涨如蜗牛爬树,跌如蛤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