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新财富机器人上市公司成长价值榜》重磅发布!
新财富·2025-04-07 19:56

榜单编制方法 - 榜单针对市值500亿以下的机器人产业链上市公司,市值按2025年3月21日收盘价计算 [2] - 从研发投入、公司成长性、市场关注度三个维度评估,权重分别为40%、40%、20% [2] - 研发投入指标包括发明专利总数、近三年发明专利增速和研发费用率 [3] - 公司成长性指标包括营收增速、盈利增速和PS(市销率) [4] - 市场关注度指标包括换手率和交易量 [5] 产业链结构分析 - 机器人产业链分为大脑层、执行层和终端层 [6] - 大脑层企业数量与终端层相当,执行层企业数量最多 [6] - 大脑层包括芯片、AI算法、传感器等领域企业如云天励飞、全志科技、中控技术、拓尔思、云从科技、奥比中光、奥普特、凌云光 [9] - 执行层包括关节模组、驱动系统、减速器等关键部件企业如秦川机床、科德数控、绿的谐波、中大力德、巨轮智能、兆威机电、雷赛智能、鸣志电器 [11] - 终端层包括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应用企业如埃斯顿、三丰智能、大族激光、石头科技、科沃斯、亿嘉和、南网科技、机器人、天智航 [1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2] - AI技术特别是ChatGPT的崛起推动机器人行业发展,机器人大模型需要结合多模态数据提升自主决策能力 [8] - 国内精密制造领域积累深厚,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集群供应链响应速度达国际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10] - 中国机器人终端应用市场规模已达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密度达每万名工人470台(全球第三),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650亿元(年增速21%) [12] - 产业呈现技术集中与产业集中态势,企业从跟跑者向并跑者甚至领跑者转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