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政策分析 - 特朗普提出的"对等关税"涵盖关税、增值税及非关税壁垒(如补贴和汇率操控),加征范围广泛[1] - 越南(46%)、泰国(36%)、中国台湾地区(32%)、印尼(32%)、印度(26%)、马来西亚(24%)成为加征重点[1] - 加征关税可能引发一次性CPI冲击,但需求下降的通缩效应或促使美联储进一步降息[1] - 中国可能加码内需政策应对,如育儿补贴、城中村改造等[1] - 美国主要贸易逆差来源国为中国(2954亿美元)、欧盟(2356亿美元)、墨西哥(1718亿美元)[5] 消费电子行业影响 - 美国自2025年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后续扩展至零部件[2] - 2018-2023年模拟芯片设计(+21.3%)、数字芯片设计(+16.4%)、消费电子零部件(+11.6%)对外销售比例显著提升[2] - 半导体材料(-20.7%)和光学元件(-13.4%)对外销售比例下降明显[2] - 消费电子零部件、光学元件、集成电路封测等板块因高出口依赖易受关税冲击[2] - 美国40%进口货物来自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尤为突出[2] AI算力与PCB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AI服务器产值预计达1870亿美元,占服务器市场65%,同比增长69%[2] - 中国2024年上半年服务器市场规模50亿美元(同比+63%),2028年预计达253亿美元[2] - AI服务器推动PCB需求升级,要求层数超18层、板厚超3毫米、传输速率36Gbps[2] - 2023年全球服务器PCB市场规模82亿美元,2028年预计138亿美元(CAGR 11%)[2] - 国内PCB厂商加速高端产品研发,覆盖高速多层板、HDI板、先进封装基板等[4] 产业链与宏观应对 - 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大国在贸易摩擦中更具优势[4] - 中国可能通过汇率双向波动、增发特别国债、降准等措施应对经济下行[5] - 加拿大、墨西哥通过谈判避免关税冲突,USMCA协议内商品维持0%关税[5]
专家访谈汇总:加征关税,或促使美联储降息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2025-04-07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