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ber:自动驾驶真能杀死“美版滴滴”?
海豚投研·2025-04-08 22:16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旨在评估自动驾驶技术对网约车行业及Uber公司的潜在影响,探讨在股价经历近三分之一回撤后,Uber当前估值是否已充分反映相关风险并具备投资性价比 [1][3] - 分析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将主要带来出行结构变化和成本下降,网约车行业有望通过侵蚀公共交通和出租车份额实现约66%的订单量增长,但平台方的单均收入和利润空间可能因竞争格局变化及议价能力减弱而承压 [5][9][20][23][46] - 基于保守假设的估值模型显示,在自动驾驶影响充分释放后,Uber的安全股价可能低于前期低点$60,当前约$65.6的股价并未明显计入自动驾驶的潜在负面影响,估值属中性水平,缺乏明显性价比 [50][51][63] 自动驾驶时代网约车需求变化 - 自动驾驶技术的根本性改变在于解放驾驶人力及降低人力成本,其对出行需求总量的拉动作用有限,因出行是工具而非目的,技术革新主要体现为成本下降而非像汽车替代马车那样显著拓展出行可能性 [5] - 技术对出行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结构变化上:中长期看,私家车与网约车将继续侵占公共出行份额,网约车将加快对人力出租车的替代,但自动驾驶对私有车和网约车的利好相当,两者谁更受益尚难判断 [6][9] - 网约车替代其他出行方式的两大普遍原因是价格更便宜和使用更便捷;自动驾驶普及后,网约车在使用成本上有望接近公共交通,ARK测算其成熟规模化后运营成本可压缩至每英里$0.25,与公交地铁的0.220.22-0.23近乎无差距 [10][14] - 定量角度看,通过侵蚀公共交通份额(假设全场景使用比重约3%,其中50%被自动驾驶汽车替代),网约车可获得相当于当前运营车辆市场规模40%的增量空间;叠加网约车在经营车辆内部份额从80%+提升至95%+,静态下美国网约车市场规模(按量)有望提升约66% [17][18][20] 自动驾驶时代竞争格局与商业模式演变 - 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网约车定价可能显著下降,即便终端定价比当前便宜约60%,运营方仍能保持与当前网约车平台相当的单均收入,从而提供价格吸引力;中美市场均显示出这一共性 [23][24][25] - 自动驾驶技术提供方进入网约车行业的角色定位可分为三种情形:技术被寡头垄断(可能性小)、技术方自建平台正面竞争、技术方与现有平台合作;未来大概率会是以合作为主、自建为辅的混合模式 [28][31] - 新玩家的出现将从两方面影响现有平台:一是直接竞争客源和市场份额,二是上游运力供给从分散的个人司机转变为规模化的车队,可能弱化平台对上游的议价能力,减少平台在单均收入中的分配比重 [32][46] - 若后续自动驾驶技术提升者数量多、技术代差不显著且缺乏行业决定领头羊,对Uber等现存平台的影响会更小 [33] 新进入者对现有平台的影响评估 - 当前自动驾驶开发者独立运营网约车平台的进展并不顺利,欧美市场仅有Waymo和Zoox两家在运营或试点,Cruise、Motional、Aurora等多数公司已暂停或终止无人网约车运营,转向技术研发或无人驾驶卡车 [34] - Waymo作为领跑者,正在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包括纯自营(1P)、纯第三方(3P,与Uber合作)、混合模式(1P/3P)等;这表明即便其自建平台,仍选择与第三方合作,未来大概率是混合经营模式 [38][39] - 截至2025年3月末,Waymo在四个运营地区的周订单量已达20万单,尽管绝对体量与Uber在加州日均数十万单仍有量级差,但经营效率已无明显差距;在加州,其无人驾驶网约车日均订单接近24次,有效运营时间达15小时/天,需求旺盛 [40][41] - 在加州旧金山地区,Waymo按订单额计算的市占率在2024年底已追上Lyft,略高于20%,导致Uber和Lyft市占率较2023年高点下降约10%,表明新平台已对存量平台构成显著竞争 [45] - 在自动驾驶时代,由于供给端集中度提升和市场可能出现多个新平台,纯平台方在“用户支付价格-车辆运营成本”的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可能比目前人力时代更低,而车辆运营方分配到的收入比重可能上升 [46] Uber估值与安全价格分析 - 基于GAAP净利润测算,Uber当前约1373亿美元市值对应2025年和2026年的预测市盈率属中性偏看好水平,大致反映市场对15%-20%利润增速的预期,当前6060-65的股价区间并未明显计入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带来的业绩影响 [50] - 为估算自动驾驶影响,预测周期设定为2027年至2031年,并做出保守假设:网约车单量因侵蚀公共交通和出租车份额最大利好为33%(而非理论上的66%),Uber市占率降至当前水平的60%,综合导致其2031年网约车订单量为原预测的80% [53][54][55][56] - 同时假设网约车定价下降60%,平台方需分配20%留存收入给车队管理方,且单均费用支出仅减少10%,在此保守情景下,Uber单均利润(以调整后EBITDA代表)可能减少约40%,导致2031年调整后EBITDA仅为原预测值的约46% [59][60] - 分部估值法(外卖业务按2026年预期估值,网约车业务按2031年影响释放后利润折现)测算出的Uber安全股价低于前期低点$60,显示在悲观假设下股价仍有下行空间,该价格可作为抄底参考信号 [63]